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10-20 08:14:14
今年初香港全面通关,大众生活复常,企业营运亦逐步改善。最新的粤港澳大湾区薪酬及福利调查显示,预计明年香港企业各职级整体加薪预测为3.5%至3.8%,较过去4年,更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增长水平(3.9%至4.1%)。
由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策略及发展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香港人才管理协会及广东省人才开发与管理研究会共同进行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薪酬及福利调查》,在7至9月期间收回292份来自粤港澳机构问卷,当中87份来自香港,受访企业的雇员人数共68,267人。
加薪首重业绩 职级高流失低
报告显示,香港去年7月至今年6月平均加薪3.2%至3.8%,提供数据分析的87间机构中,有7间表示冻薪,其余80间整体实际加薪3.6%至4.3%。明年薪酬预测方面,各职级整体加薪预测3.5%至3.8%,有7间机构表示冻薪,其余80间加3.8%至4.1%。
香港人才管理协会副会长梁伟佳表示,企业主要以“机构整体业绩”为调整薪金的最重要考虑因素,其次是“个人表现”。同时,香港劳动人口仍然不足,各行业的雇员“主动离职率”亦达8.9%至26.4%,但发现职级愈高平均流失率则愈低,或反映高层职位不容易跳槽。
香港人才管理协会副会长梁伟佳(左)表示,近年不少港企都追求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因此也会提供“表现花红”作为奖励计划的一部分。(汤致远摄)
若以行业划分,“信息科技”和“房地产及物业管理”行业的离职率明显较高。但整体而言,“晋升及发展机会”、“薪酬”及“移民”都是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
另外,报告也提及广东省以及澳门情况。调查显示,广东省企业本年度平均薪金调整幅度为2%至2.2%。提供数据作分析的184间机构中有69间表示冻薪,6间表示减薪,在剔除冻薪机构后,其余115间机构的整体实际调整加幅为4.4%至5%。
至于2024年薪酬调整幅度,广东省各职级的调整加幅预测为2.8%至2.9%,虽然相比2023年略有提升,但仍较2021年(平均加薪幅度为5.2%至6%)及2022年(4.5%至5.2%)为低。
粤企趋保守 料仅加薪逾2.8%
梁伟佳解释,内地企业的薪金调整水平与GDP息息相关,今年多间内房企业“出事”,对众多行业影响甚大,加上年前的中美贸易战阴霾,令不少工厂迁往东南亚国家发展,以上不稳的经济因素,亦使内地企业的薪酬调整趋于保守。
而广东省企业的各行业雇员“主动离职率”,则为11.8%至20.4%,当中职级为管理/经理级员工的流失百分比最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和香港情况一样,“薪酬”和“晋升及发展机会”是离职的首两大原因,但对内地员工而言,“家庭原因”也是他们选择离职的颇重要因素。
澳门方面,21间参与调查的机构中有6间表示今年度会冻薪,1间减薪,其余14间整体加薪1.9%至2.7%之间。而明年薪酬调整幅度,各职级的调整加幅预测为2.8%至3.3%。
至于应届毕业大学生平均入职起薪点,香港则一如以往大幅抛离澳门及广东省。本港的平均起薪点为1.6万至2万港元,当中以“工程”职能录得最高平均起薪点,为20,950港元;其次是“研发及发展”的18,880港元;第三则是“信息科技”的18,868港元。
澳门毕业生 “信息科技”最吃香
而广东省城市,就以投身“研发及发展”职能的学士学位/本科的毕业生平均入职薪金为最高,达到6,842人民币(约7,396港元)。澳门则是“信息科技”职能录得最高平均起薪点,为1.4万澳门币(约1.36万港元)。
8成港企采奖励计划 非固定花红为主
在这“工找人”的年代,无论在香港、澳门或是广东省城市,都需以吸引的薪酬来“抢人才”,但雇员福利和奖励计划,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以香港为例,《2023粤港澳大湾区薪酬及福利调查》指出,有82.8%受访机构表示有实施雇员奖励计划,当中以“非固定花红”最受欢迎,其次是“提供培训”。机构在不同职级上所提供的固定花红平均为1个月,非固定花红为0.9至1.6个月。
4成提供灵活工作时间
该调查也针对各种福利项目,包括假期、教育、住宿、退休保障等进行分析,发现有约4成港企有向员工提供全薪的“生日假”,平均为1日;至于“考试假”,平均则为2.2至4.3日。
自疫情爆发后,愈来愈多企业也实施灵活工作安排。香港人才管理协会副会长梁伟佳提到,在调查期间,约4成机构有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给员工;另约3成半机构表示,有安排员工在家办公。
近两成拟延长退休年龄
老龄化趋势亦是香港正面对的问题,有73.6%受访机构表示有制定退休年龄政策,但有近2成机构则指出,正考虑将退休年龄由原本的60岁,延长至65岁,以应对人手不足。
广东省城市方面,近年则有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模式”的趋势,有31.5%受访机构正是采用该模式。梁伟佳解释,灵活用工可解决招聘困难、人员成本,以及非长期需要的工作岗位等问题。
不过,该模式虽能提升机构效益,但由于招聘岗位大多是一线或基层员工,因此亦需面对工人质素不稳定、管理困难等问题,惟调查显示,有64.8%机构仍会视乎岗位需要而继续使用灵活用工模式。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