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10-12 11:08:42
都市人压力大,情绪紧张、不良饮食习惯和睡眠失调等,均可能导致肠脏功能紊乱、失调或肠道过敏,形成“肠易激综合症”(IBS)。
有医生引述研究指,本港约有3.7%至6.6%港人患IBS,每4至5名18岁以下学童便有1人患此症,强调IBS严重影响平日生活质素,但因病征与其他肠病相似,需要时就应看医生排除其他病况,而药物只能局部预防或改善症状,不能根治。
区汉达医生指,如每月出现3次或以上肠易激相关症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应安排检查肠道,以排除患有其他肠道病症的可能性。
肠胃肝脏专科医生区汉达表示,IBS属慢性病,且多在紧张时发作,症状包括腹痛和腹胀、肚泻或便秘、感到排便不清、大便状况异常等;但他指,难以凭排便次数决定是否患有IBS,“如有些人可以两三日才排一次便,但如排便情况出现大变化,且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便要留意。”
考生试后症状全消
他提到,本港约有3.7%至6.6%人患上IBS,但4至18岁人士患IBS的比例可达20.7至22.6%,中一至中三学生更有多达24.1%有中至重症状,估计可能与学业压力有关,“有上届文凭试考生的父亲,留意到儿子考试期间曾出现明显症状,如难以如厕、食欲降等,但考完试、发榜以至现在入读大学后,都已消失。”
他强调,肠易激患者除睡眠质素受影响,更会严重影响其社交,如要留意附近厕所位置、感紧张时就想排便等,严重时甚至会失禁,可能因而减少外出意欲,如曾有银行员工因为肚痛到未能上班,前后请了10日病假。惟他坦言,中国香港只有约47%人会因肠易激而求医,且仅21%求诊港人知道自己患有肠易激。
药物仅改善难根治
目前没有根治肠易激的方法,但部分人以为可藉药物解决问题。惟区汉达强调,药物治疗只能改善相关症状,例如肠胃抽搐药、通便药和止泻药等等,均只能在短时间内预防肠易激症状,对于突然出现的症状,没太大作用;而抗生素等针对肚泻型肠易激症状的效果不俗,不过它们也有一定副作用,医生很少会向患者施药。
区表示,虽没证据显示肠易激会恶化至其他严重疾病,但仍可引发营养不良、甚至抑郁症等并发症,强调应要处理好自身情绪问题,并控制进食高刺激性、高发酵性或高浓度果糖食物的分量。
他又指,如每月出现3次或以上相关症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应安排检查肠道,以排除患有其他肠道病症的可能性。
转载自晴报www.skypost.com.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