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财金博客品中资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市值管理”落后股
罗国森
作者:罗国森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4-06-07 10:28:10

作者介绍

逾20年投资理财经验,现职理财及退休策划顾问,兼投资专栏作家,本来已可退休,但为了让更多人有精彩的退休生活,现在仍然积极工作。

   各位,看到我今日(7日)品评的标题,是否感到有点怪呢?!但其实,“市值管理”这个说法也不算特别新。


   2022年底,当中国证监会前主席易会满提出“中特估”这个说法时,就已经隐含“市值管理”这个监管指引了。因为“中特估”的潜台词就是“国企股的估值偏低,需要被重估”!


   我在上日的品评中指出,今年4月12日出台的“新国九条”文件中,第三段是关于上市公司的监管的。我认为,四大内银股绝对应该“对号入座”,因为她们是最赚钱的国企板块,但市盈率只有低单位数,派息比率只有三成,而且一年只派一次息,基本上完全不符合“新国九条”的要求。


   由于这个章节十分重要,今日我想再刊一次,让读者们有更深的印象。


   “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法从严打击以市值管理为名的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我跟朋友讨论这个“新国九条”的指引时,朋友认为这是主席提出的“共同富裕”的具体呈现。无他,内地其实有不少上市公司是十分赚钱的,只要她们愿意将有关利润跟股东分享,就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理念。


   如果这些赚钱超多的公司愿意增加派息,令投资者或小股东可以得益,直接可以刺激消费,间接也可以完善内地资本市场的制度,其实是一举两得的。


   但除了四大内银之外,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我可以告诉大家,其实真的还有很多国企股是可以透过增加派息而提升市值,满足监管机构关于“市值管理”的要求。


两只寿险股大落后


   但从风险角度,我当然认为,四大内银是最佳选择,但如果大家想找一些相对安全,但有更大上市空间的国企,我也有些“落后股”推介。


   从市值管理的角度,中国人寿(02628)绝对是不及格的国企。而且,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国寿多年来都令投资者失望,但我想强调,即使国寿的经营算不上最好,但以人寿保险为核心业务,而且历史这么悠久,累积有效保单数目如此丰厚的寿险公司,亏钱的机会其实很低。


   事实上,国寿上市20年来,也从来未亏过钱,只是赚多赚少而已。但过去几年,她的派息比率只有三成半。2022年的盈利有三成多增长,但派息比率却降至两成。去年业绩倒退三成,派息比率则稍为增加至26%。但去年业绩的所谓倒退,仍赚46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这不是个小数目呢!


   正因为国寿的经营未达标,令到她的预期市盈率只有6倍,息率则有5厘。谈到国寿,我想以另一只保险股中国平安(02318)来作一个对比。同样地,我也认为,从市值管理的角度,平保也是不及格的。以昨日的收市价计,平保的预期市盈率只有6倍以下,但息率就有6.7厘左右。


   无他,因为自从平保几年前的经营有点失误之后(买入一些出事的内房债券,导致大幅拨备而影响盈利),便大幅提高派息比率,由几年前的两成半左右,大幅提高至去年的五成,这确实令到投资者感到有点安慰(虽然蚀价,但总算有不俗的股息收)!看到平保这样做,国寿的管理层是否应该检讨一下呢?!


北控上实改善空间大


   除了这两只寿险股之外,我还想提两只地方政府的“窗口股”给大家参考。这两只股票其实曾经红极一时,只不过,近年已从绚烂归于平淡!技术上,这两只不是国企股,而是红筹股,因为她们是透过一间在港注册的公司上市的,那就是北京控股(00392)和上实控股(00363)。


   在97前后,这两只红筹股上市时,曾经掀起一轮新股热潮,无论招股反应和上市初期的股价,都十分亮丽,甚至是经典,有30年以上股龄的读者必定经历过的。


   但一切俱往矣,只不过,即使这两家公司的风光不再,但她们的业务其实颇为稳健,尤其是北控,因为北控的核心业务都是基建相关的,包括管道燃气和环保等等。


   即使北控的盈利不是持续增长,但她仍然十分赚钱,绝对有能力派息。但过去几年,北控的派息比率都只有一成半至两成半之间。去年才稍为提高至三成三,但我认为,这距离“及格”还有一大段距离呢(至少五成才及格)!


   至于上实,她的业务较分散,除了基建之外,还有地产和消费品,盈利无疑会较波动,但也不见得要亏钱,但她的派息比率也不过三成左右,2022年稍高,也不过四成三。


   结果会如何?北控的预期市盈率只有5倍,而上实更只有3倍多一点。夸张一点说,这简直是贱卖资产呢!


   同样地,我绝对相信,只要上述两只红筹股票愿意大幅提高派息比率,她们的市值水平一定会显著上升,管理层也可以通过“市值考核”这一关呢!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品中资
其它品中资文章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