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现任恒生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员
全球去美元化的趋势正不断扩大。3月29日消息指,在北京举行的巴西商业研讨会上,巴西宣布成立人民币清算所,以协助两国企业以人民币结算交易及发放贷款,而毋须依赖美元来实现国际交易。据了解,于2022年两国的贸易额更达到创纪录的1500亿美元。透过这一做法,除可降低两国的交易成本,也可开辟另一条以美元以外的交易渠道,避免过度依赖美元系统。
事实上,除了上述来自巴西的消息,据印度尼西亚媒体《tempo》报导,于本周举行的工作会议中,东盟亦可能商讨弃用美元、欧元、英镑或日圆作为区内交易货币结算。取而代之他们会鼓励以区内货币作交易结算。虽然东盟没表明是针对美元,但鉴于美元是最主要货币,交易占比最大,一旦东盟决定转用本币,可想象打击最大将是美元。
全球去美元化浪接浪
全球去美元化可谓浪接浪。自去年第三季起,全球央行便大举开始减持美元储备,转向增持黄金作储备。踏入今年1月初再有消息指上海合作发展组织的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平台正式启用,标志着这个占全球四成人口的区域正逐步减少对美元依赖。而进入3月份全球去美元化的消息更是接踵而至。3月15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宣布与沙特阿拉伯国家银行达成了首笔人民币贷款合作,意味沙特正开始启用人民币结算,减少过度依赖美元交易。而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亦表示支持以人民币作为俄罗斯与亚洲、拉丁美洲及非洲之间的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现再有上述巴西消息,这个3月份对美元实在不友善。而不难发现,每当美元地位受冲击主要受惠者是人民币,黄金次之。
(笔者电邮:enroll@hangseng.com)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