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06-10 10:55:11
曾任职传媒行业,不学无术,笔耕半生才悟出“识人好过识字”的大道理。患有轻度社交障碍,依靠与异性沟通来缓和不安情绪;习惯在单身主义与渴求归宿的两极中矛盾穿梭。
M先生是我相识十多年的老朋友,这段期间我见证了他与前妻的一段爱情长跑与短暂婚姻。
他的前妻是一位大美人,任职空姐,偶然也会兼任广告模特儿。她跟M相恋那9年间,一直不乏追求者,而她亦惯性保持开放态度,不时在社交媒体上载与“阿兵哥们”的合照,似是向全宇宙(包括M在内)宣告:“一日未婚,我一日都有选择权”。
婚后半年,M夫妇的相处问题已经浮面,最常见的是M因工作夜归,妻子总怀疑他借故外出鬼混,“其实婚前我们已经同居超过5年,我以为所有生活习惯对方都了如指掌,但疫情后她丢了工作,经常闲赋在家,便突然觉得自己没了退路,所以期望我也变成住家男人。我上班时,她会不停致电找我,后来开始发现她在IG转载很多语带相关的怨怼语录,任我如何安抚,她都仿佛没听进去……”M说。
问题在于她的日子太清闲吗?“可笑的是,她不找新工作的理由是为了要盯紧我,我不知道为何她对我会忽然失去信心,大概是她经常听到周边的三姑六婆说男人坏话。”有理由怀疑,M妻子的情绪出现了毛病,然而由M说出口要带她求医,就更加触发她的敏感神经。遗憾地,没来得及跟进她的情绪问题,另一个爆破点又燃起。
离婚的导火线,是妻子要求M跟她到英国定居,离开香港这个烦扰之地,而且要赶紧执行,不容耽搁。然而,M这一方既不愿与年事已高的父母分隔两地,更不想放弃现阶段非常理想的事业;回绝了女方的“命令”,M也心知这段婚姻已走到了尽头。
不知从何时开始,她的IG充满了对感情绝望的帖文,外人眼中自然觉得M愧对妻子,因而不断施予同情安慰。但实情是,M单方面努力修补,那边厢妻子继续发文放负,并从旁人的响应之中刷存在感。
M自问对前妻的态度始终如一,偏想不通为何她婚后怎么变得咄咄逼人,甚至让十年感情枉送。我想,大概是某些人会对身份转变感到不安、疑惑和难以适应吧!
婚前的她表面上很有自信,说穿了其实也要靠其他追求者去建立万人迷的形象,婚后那群兵哥散退了、工作也丢了,整个脑袋一下子被空虚感充塞着;可恨的是,这时候陪在身边的竟是惟恐天下不乱的三姑六婆,还有一群在社交媒体跟进事态发展,等着看戏肉的“花生友”,离婚这一步,显然是集合了众人的力量将剧情推向高峰,促使她继续演好怨妇这个角色。
当然,“怨念”本身,是一种如何看待事情的个人取态,是放下还是死执,宽宏抑或含恨,有些问题在某人眼中可以迎刃而解,在另一个人心里却是罪该万死。可怕的是,当怨念能够换取别人的共鸣,但怨念未必会因共鸣而化解,却有可能变成习惯并且继续滋长。怨妇之所以可怕,是她们身体散发着一般哀愁,一种令人不适的气场,然后怪罪别人将她弄成这模样,结果伴侣没找到,只剩一堆背后取笑她烦厌的“朋友”。
难怪曾经听过一种说法,认识新对象时要先从对方的社交账户着手,经常放负的、自怨自怜的、转发失恋语录的,一律敬而远之。
有时候,我们忘记了,怀恨确实太花气力,到头来最伤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