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作者为资深投资者。
第21届上海车展于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举办,此届汽车展与第1届上海汽车展相比,充分说明了在这40年中,中国汽车业是如何崛起及美国汽车业是如何衰落。
今届车展聚焦新能源与尖端智能科技,新车投放97款,新能源车型占比69%,纯电车型占新能源比为62%,自主与合资车型比例接近1:1。
上海车展吸引海外富豪买家
自2020年起新能源车销量逐年攀升,去年渗透已达40.9%(图一),今届车展以SUV这款适合家庭用的车型占多(图二)。
今时中国的汽车有什么亮点可以领跑全球汽车业?拣些车谈。
问界M8(图三)
于2025年4月上市,定位家庭智能旗舰SUV,售价35.98万元至44.98万元(人民币.下同),上市前已有15万辆订单,上市1小时大订突破2万辆,起售价35.98万元为订单高增原因。
问界M8全系标配AD5高阶智能系统,采用一颗前置192线激光雷达、一颗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5颗4D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的硬件组合,让城市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即自动导航驾驶)、高速NOA等高阶功能成了基础操作,预计M8在2025年平均月销2万辆。
吉利领克900(图四)
大型6座SUV,预售价33万元起,4月28日正式上市,依托SPA Evo架构,号称“百变空间”,可满足商务、家庭、休闲娱乐等多种需求。全系搭载EM-P智能电混系统,智能化方面搭载千里浩瀚H5/H7智驾系统,支持城市/高速NOA和记忆泊车等多项高阶智驾辅助功能。
上述两款新车代表全新科技与传统组合,售价只30余万起,老外车怎么fight?要贵,逾百万元的有吉利极氪9X等;平过30万元的,有小鹏G7,售20万元起;要更平的,有零跑B10,起售价9.98万元。
有谓外行者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东土豪3小时爆买80辆150万元豪车,而德日车企高管也在中国汽车展台前转动,想看看,可看(中东富豪买入30辆比亚迪“仰望U8L”)、(外国车企高管参观中国车展啧啧称奇)相关视频。
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艰难
今届中国汽车业蓬蓬勃勃,傲视全球汽车业。40年前第1届中国汽车工业展览会,是由香港雅式展览服务公司联同中国一众单位举办,小弟恭逢其会,是该展览会的项目负责人,当时中国汽车业如何不堪,且听道来。
为筹这个第1届的中国汽车工业展览会,留意是汽车工业展览会,不是汽车展览会,因为中国是希望透过这些展览来观摩外国的汽车工业,而不光是汽车。而中国汽车工业现代化,可以说是由1985年这个第1届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始。
中国汽车工业确是于1950年代发展于长春等地,是引进了苏联的二手设备来生产汽车,而且是生产货车为主,其后虽也有了红旗的轿车生产线,但都是二手设备,到1980年,中国才造出第一辆不漏气、不漏油、不漏水的引擎。要发展好中国汽车业,得向外国学习,所以就找外资合作,望从此得到汽车制造技术。
中国先找过丰田等多家企业,但这些外国车企想卖车,多过想教你造车,最后才落实到找德国大众合作生产桑塔纳(Santana),这是一款被大众淘汰的车款,生产设备也是本欲弃置的生产线(图五)。有外国生产线,也得要有合样的管理,桑塔纳的第一任总经理叶平,就被派来中文大学读MBA,他的本科是中国顶尖西北航天科技大学的航天系。引进桑塔纳的目标是零件全盘国产化,辛苦学习,经营多年,终可全车国产化,唯独嵌在车尾的Santana招牌,电镀技术不过关,6个月左右就生锈,最终要用到航天科技的电镀技术才搞定。
桑塔纳ok后,便有不少外资厂肯和中国车厂合作,搞合资厂,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技术亦日渐累积起来。
笔者为这个1985年的第1届中国汽车工业展览,是跑遍美欧日去找展商。
美国佬没什么兴趣,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无汽车市场。1984年2月,芝加哥漫天大雪时到底特律,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不获见。
在日本,则见到日本企业奇葩一面,要sell日本展商,不必讲市场前景,因为她们有万七支“针”在中国,对中国市场了解得很,要讲的是有什么人脉,有什么官方部门,所以笔者就准备了中国汽车工业部外事办接洽人和电话,她们印证了便什么都不用讲,因为她们企业的鸭仔性强,大佬去了,一众小弟都会跟着去。
丰田确认第1届中国汽车工业展览会有汽车工业部支持后,便订了个150平方米的展台,在当时算很大了,日产、五十铃等也跟着来。消息一传开,奔驰也要来,但展台已卖光,只好找了展览馆(是延安中路的旧展馆)喷水池旁空地450平方米予她。奔驰来了,通用也要来,跟着福特也来。
当时最大参展者是意大利,早早订了个500平方米的室内展台。意大利要晒冷,自欧洲开了辆IVECO吉普经丝绸之路来到上海,以显示其车的耐力。意大利驻华领使来到上海站台,出席开幕礼的有17国驻中国的领使和领馆人员,中方则有交通部长、汽车工业部部长、时任经委的朱镕基与上海市长汪道涵。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超美
40年来打拼,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威胁不到美国汽车工业,直到新能源车崛起,中国汽车工业始弯道超车,不仅力压美国汽车工业,且一跃登顶,成全球新能源车的领航者,这个故事很长,今时讲不了。虽然今时中国汽车在美销量不多,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对中国汽车出口美国筑起关税高墙。
在本届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美国已经通过301调查等方式在2024年9月落地对中国的新能源车和部分汽车零部件加税(新能源车100%,部分电池相关零部件25%);在特朗普上台之后,2月和3月两次以“芬太尼管控不利”为由加征20%关税。3月26日,特朗普援引232条款,对除美加墨协定(USMCA)可以豁免的汽车零部件再加25%关税,5月3日开始执行。4月2日开始,美国政府又加征基础关税10%和数轮对等关税。
因此中国目前整车出口美国税率已经在100%以上,其中新能源车出口税率已经超过200%;目前,汽车零部件由于232调查关税不与对等关税叠加,因此税率暂时在55%至80%之间。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车企2024年对美出口约为11万辆,在总出口中占比约为1.7%,占比低,且均为非中资品牌,美国并非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方向。由于欧盟同样受到美国关税新政策的压力,4月11日,欧盟暂停对中国进口新能源车的关税,并宣布与中国重新开始谈判新能源车最低价格承诺的具体执行细节,相对高端车型更有可能在新的方案中获得更低的关税,这将关税边际修复出口高端EV车型的中国品牌。
目前汽车零部件对美国出口的税率在55%至80%。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的狭义口径,2024年中国直接向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产品超过445亿元人民币,因此总体看零部件板块将受到一定影响。但是相关汽车零部件公司已经在墨西哥建立了较大产能,甚至部分公司已经实现将美国需求完全转移到墨西哥配套。本轮已经在墨西哥自建产能的零部件供应商料没有因此受损,而其他有美国敞口的零部件公司短期正在和客户和供应商积极谈判成本的分摊,也在加速向墨西哥转移。
中国对美国电动自行车几乎没有出口,但是E-Bike、滑板车、平衡车、全地形车、高尔夫球车等均有对美出口敞口。短期内,由于相关公司均没有在美墨加地区完全本地化的生产基地,因此不论从中国直接出口或由东南亚/墨西哥转出口美国,均需要缴纳加征后的关税税率。企业短期应对措施主要是与管道商/商超等产业链多角色共同分摊增加成本。考虑到特朗普已经宣布对75个国家暂缓对等关税,后续转道由东南亚或墨西哥本地化配套仍是较好选择。但是,该类赛道每个赛道往往只有一至两家具备资金和经验的头部玩家可以进行产能海外转移,因此该类赛道供给长期出清趋势明显。
美国汽车工业百年,敌不过中国汽车工业的40年,此中故事亦多,今亦讲不完。只用龟兔故事来总结,不过这只龟是不思进取的美国龟,对着不肯睡的中国兔,话之美国龟百年前起步,终要败阵,原因是美国龟自大傲慢,不可一世就会变小。有机会以后谈。
(投资涉风险,每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