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健康“肤”识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治疗异位性皮肤炎新型口服药,快速改善病情!
陈涌
作者:陈涌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4-14 16:29:04

作者介绍

私人执业皮肤专科医生, 现为肌百治皮肤专科中心顾问医生及明德国际医院名誉顾问,曾于国际皮肤会议演讲及于国际皮肤期刊发表论文,工余时喜爱与家人四处游历,增广见闻。

   林先生自幼患有异位性皮肤炎,病情反复多年。即使已接受多种传统疗法,包括多种外用类固醇,仍未能有效控制症状。他经常因为皮肤剧烈痕痒和皮肤破损而无法入睡,工作时亦无法集中精神,令生活质素大受影响。近来天气湿度不稳,林先生病情持续变差,更曾需要服用数天口服类固醇,但停用后病情立即反弹,皮肤更不时渗水。医生向林先生建议尝试使用JAK(Janus Kinase)抑制剂。服用后短短数天,他的痕痒明显减轻,皮肤发炎现象也得到大幅改善,夜晚也不会再痒醒,睡眠质量也随之提升,工作时也回复精神,红疹之后也慢慢减退,生活重拾正常。


   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发炎性皮肤病,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传统治疗主要针对减少炎症与止痒,但对于中重度患者,往往难以完全控制病情。随着医学界对异位性皮肤炎免疫病理的深入了解,JAK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针对性治疗选择,令不少湿疹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


   JAK抑制剂透过阻断细胞内JAK-STAT讯息传导途径,抑制多种细胞发炎因子的活性,从而达到减轻发炎反应的效果。在异位性皮肤炎中,IL-4、IL-13、IL-31等细胞因子被认为是造成皮肤屏障受损与痒感的主要因素,而这些讯息的传递均涉及JAK。因此,使用JAK抑制剂能够从源头抑制病情,达到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目前已有多种JAK抑制剂被核准用于治疗异位性皮肤炎。国际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些药物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皮肤症状与痕痒感,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素。JAK抑制剂通常以口服方式给药,部分药物亦有外用药可供选择,为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了更大弹性。


   不过,服用口服JAK抑制剂亦需留意潜在副作用,如感染风险上升、血脂异常与血栓形成等,另外药费也较旧式传统免疫系统抑制剂高昂。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医生必须进行详细的评估,并于治疗期间定期复诊,抽血检查及跟进临床状况。


   总括而言,对于像林先生一样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异位性皮肤炎患者,JAK抑制剂提供了一个有效且快速改善症状的新选择。随着更多临床经验的累积与研究的深入,JAK抑制剂有望在异位性皮肤炎的整体治疗策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分享:
返回健康“肤”识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