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4-11 17:21:55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今年以来中美关系紧张加剧,华盛顿正动用一切力量拉拢其西方盟友和中国的邻国,以便对中国实施军事围堵和经济制裁,但美国的北约盟友法国却在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与美国用意识形态划线的外交政策大唱反调。法国总统马克龙上周访问中国,受到“超高规格的接待”,这不只是中法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且可能会给中欧关系带来新的变化。
元首频繁见面 中法各有所求
中法两国虽然政治制度不同,但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都希望在不同领域发展双边合作,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积极角色。因此,马克龙2017年就任总统后已多次访问中国,如果不是受到新冠疫情的阻碍,其访华频率可能已超过德国前总理默克尔(默克尔在16年任期内曾访华12次)。2018年1月马克龙首次对华进行国事访问,2019年11月再次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周是他第三次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在这几年间,他与习近平主席的面对面不谈则有七次之多,包括2019年习近平对法国的国事访问和两人多次在G20峰会上的双边会唔。上周发表的中法联合声明第一条就强调,“中法将延续两国元首年度会晤机制”,由此判断,习近平明年将在巴黎奥运会前后再次访问法国。
中法两国领导人的定期接触显示出两国关系的稳定性,即使在疫情期间,两国元首也多次举行双边视频对话和多边网上交流,与同期中美关系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中法两国各有所求,法国希望增加对华出口。这次两国签署了猪肉准入等方面的协议,为法国农畜产品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双方将扩大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增加一条空中巴士在中国天津的组装线,令其产能增加一倍,目标是2026年实现每月可生产75架A320系列单信道客机。据中国媒体报导,2023年3月底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役机队中有2100多架空巴,市场份额超过50%。随着天津新组装线的投产,空巴在与波音的竞争中将拥有更大优势,这对持有空巴股权的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企业都是好消息。
(AP)
在北京举行了中法双边会谈之后,习近平又亲赴广州与马克龙再次会晤,这被视为常规礼节之外的“加码”,显示出中方高度重视中法关系。一方面中国希望欧洲能成为多极世界的一极,不被美国的利益所左右。同时,保持甚至扩大与欧洲的经贸、人文、科技交往,有助于中国避免被西方阵营孤立,防止美国策划的全面封锁拖慢中国经济发展。
中法两国的联合声明既代表了双方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共同利益,也清楚说明了两国各自的要求,以及双方都不希望让个别敏感议题干扰两国关系的大方向,而乌克兰危机和台海局势则是最明显的例子。
欧洲利益“多元” 法国目标明确
马克龙访华前,欧洲一些政客公开促请马克龙向中国施加压力,使中国改变处理乌克兰危机的态度。另有一些“亲美”政客要求欧洲国家与美国联手,从经济上阻止中国的崛起,防止中国对欧洲“构成威胁”。还有一些欧洲“自由派”政客要求马克龙捍卫“欧洲价值观”,利用访华的机会力挺中国台湾。虽然这些政客未必能代表欧洲大多数人的立场,但欧盟领导人似乎认为,有必要利用一切机会让中国领导人听到此类声音。于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趁马克龙访华期间也到访北京,以便在中法双边会谈之外制造一个“中法欧三方会晤”的机会,当面向习近平阐述她所代表的“欧洲观点”。她曾表示,见面时会要求习近平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直接接触。事后她在北京的记者会上说,习近平同意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与泽连斯基接触。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她是碰了个“软钉子”。从中国官方发布的新闻稿也可以看出,冯德莱恩的游说基本无效,三方也没达成任何共识,大体上是各自表述立场。
但对马克龙来说,他的目标很明确,此行既要在经济上为法国企业争取利益,同时要在国际事务领域展现出法国自己的立场,简单说就是法国不会完全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保持同步,这也是法国自戴高乐政府以来的长期立场。马克龙知道,美国有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盟友,两年前法国向澳洲出售潜艇的订单被美国“撬走”就是一个例证。法国与德国的立场相近,希望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为本国企业和民众带来实惠,不打算按美国的意图与中国“脱勾”,或因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与中国展开对抗。
强化欧洲概念 促进“多极”共存
基于上述原因,马克龙的中国之行没有聚焦于热点议题,而是务实地探讨两国的合作与交流,并借这次访问发出欧洲的声音。他在接受欧洲记者采访时指出,欧洲应保持“战略自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避免被拖入中美对抗之中。欧洲面临的一大风险是被带入并不属于欧洲的危机之中,从而让欧洲无法建立战略自主。他明确指出台海危机可能造成的后果,“欧洲人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加速台海危机符合我们的利益吗?不符合!最坏的情况是,在这一问题上欧洲人认为自己只是跟着走,需要先考虑美国的利益和中国的过度反应再采取行动”。
(AP)
马克龙希望欧洲成为中美两强之外的“第三极”,这不是他今天才有的理念。2019年他曾经形容北约的状态是“脑死亡”,虽然乌克兰危机令北约重获生机,但马克龙依然认为,欧洲不应被美国“带着走”,因为乌克兰危机导致欧洲更加依赖美国的能源和武器,而欧洲的命运本应掌握在欧洲人自己手中,这可能是马克龙最想表达的意思。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