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05-06 08:49:07
半百人生尚未敢说一句“我懂”,一路走来段段变奏,步步为营,累了总得慢下来,摆正心态,看宽点看淡点。随心而行,说时容易做时难,回头,重拾初衷,安然自在。
FB: Lolo Harvest( https://www.facebook.com/loloharvest/?fref=ts)
email: loloharvest@gmail.com
坏消息,一宗也嫌多!83岁丈夫照顾85岁妻子,心力交瘁,逼不得已……
人口老化,双老共住,老老照顾老老,或独老自住,自己照顾自己,已成社会常态。每次悲剧发生,各界回响极大,但,之后呢?我们可以骂政府:安老政策落后、资源分布不均、漠视业界需要等等,但,悲剧继续发生。
老老面对的生活压力,非比寻常!
因为身体机能与记忆力大不如前,易累多病甚至久病不愈,自己难受,又担心连累家人,自怜自怨自责,负面情绪,不断涌现。
因为退下火线角色转变,无论在工作或家庭上,本来的领导地位,一下子消失,失落难受。
因为没有收入,担心有限的积蓄无法维持未来的基本生活,想到晚境凄凉,自然焦躁不安。
因为身边老伴或老友相继离世,社交圈子愈缩愈窄,孤独无助,自感苟延残喘,难以排遣。
重重压力,环环相扣,纠缠不清,互为因果。
(网上图片)
要改变现况,社会仝人,不妨多走一步,自告奋勇充当“邻里支援啦啦队”,为身边有需要的老弱邻居略作支援。
“邻里支援啦啦队”只是一个我随意命名的身份,任何有心人,愿意的话,随时可以升任。
“邻里支援”算不上是新概念,早于六、七十代,公共屋邨已设有互助委员会,此自发组织旨在促进睦邻间的互助精神,从管理屋邨治安、改善环境卫生、争取社区福利到筹办居民活动等,事事关注。
犹记得当年色魔常于公屋出没,夜归妇女多由互助委员会的值班街坊陪伴上楼,送抵家门才安心离开。爸爸当时也是互助委员会的成员,下班回来无论多累,他还坚持当值,助人自助,因为那是我们的家,我们有责任守护它。
(网上图片)
时移势易,如今邻里关系大不如前,尤其居于私人屋苑一族,住上十年八载也未必得悉邻居姓甚名谁。这两年因为新冠肺炎(COVID-19)而采取的社交距离措施 ,令本来冷漠的关系更见疏离。
所谓“邻里支援啦啦队”,该如何进行?
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每次面对老老,八卦一点、多嘴一点!
无论你是街坊住户、屋苑管理员、酒楼侍应、杂货铺伙记、超市收银、街市档老板、巴士司机、还是公园清洁,早晚踫着老老,不要吝啬一句“早晨”、一句“你好”,偶有遇见,也尽情闲话家常,谈谈笑笑。
老老无所求,就是怕孤独怕寂寞,我们是谁,并不重要,内容说什么,也不重要,他们需要的是人气和沟通。短短的三言两语,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却可能是他们整天的唯一生趣。
那不是夸张,调查显示,不少独居老老均有连续几星期没开腔跟人倾谈的经历。电影《Driveways》说着的,也是这样的一种社会状况,庆幸那独居老老巧遇八岁男孩,二人从初相识到心灵相通,拍摄手法真摰平实,恰如你我生活日常。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正正因为电影这样平常贴地的调子,令我难以释怀。每一天,有多少孤单郁闷的老老跟我们擦身而过,其中可能包括我们的父母。
我们都明白,生有时死有序,万物皆有定期,作为“邻里支援啦啦队”,我们祈许,任何人在离世之时,心念满载的,尽是美好回忆,而不是悲、怨、哀、怒。
我们留下来,因为我们爱这个城市,珍惜这里值得我们珍惜的一切,为这里多做一点,也算是一种自我慰藉。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