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4-10-07 10:41:34
昔日本行公式计算,描绘机器图纸;如今沉迷油彩丹青,向往筑梦远方。人生、旅途常误入“歧路”,却屡遇美景。地平线上,总有我的背影……
伊势神宫延续了超过1300年的独特传统——“式年迁宫”仪式,一直吸引着朝圣者和游客参与其中,同时也令古建筑爱好者们着迷。式年迁宫是伊势神宫规模最大、最重要的神道仪式,每隔20年就会拆除旧建筑物,依原型重建一次内宫、外宫的本宫、别宫等建筑移交给神明,称为式年。继于持统天皇四年进行第一回迁宫之后,每20年都会在相邻地点建造与原建筑完全相同的新神宫,最近的第62次迁宫于2013年10月2日举行。重建后的汰换建材将分与神宫内其他社殿与设施所用,或让予日本各地神社以重复利用。
外宫正殿 从稻谷粮仓汲取灵感的宫殿建筑造型
内宫正殿 素简的设计被视为日本思维与美学的原点
第62次式年迁宫之前,新正殿与当时的内宫正殿(右)并列
式年迁宫仪式来自于神道信仰,象征着永恒的更新和洁净。透过20年一次的迁宫仪式,使得神宫的建筑以及所有器物都保持着良好状态,并沿袭了公元690年的典型历史样貌。古往今来,伊势神宫得以藉着这种信仰和精神而历久弥新,这个神圣的空间代代传承了日本近两千年的古典建筑制式,以及工匠精神和人文景观,成为日本人的心灵原乡。
在新建神社的新场地举办的首次祭典
新领人民向新宫神社供奉白色石头的仪式
建设节—神道祭司与建筑工人拉动绳子将屋脊升起的壮观节日
迁宫之前驱魔净化的“河原净化”仪式
几千年来,伊势大神宫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事件和变迁,斑驳的历史感和时空交错的体验,散发着宁静和崇敬的气息,其独特的美学吸引力,是日本丰富建筑遗产的象征。每20年以独特仪式重建一次,使神宫保留了被称为“唯一神明造”的独特建筑风格和神道教美学的古老和纯粹。正宫以正殿为中心,由瑞墙、内玉墙、外玉墙、板墙四重围墙围成,主圣殿隐藏在视线之外,一般人无法进入御垣内以保持其神圣性。但我们还是可以透过“迁宫馆”内全比例尺寸呈现的外宫正殿东侧四分之一部份的模型,领略到神道建筑整洁秀丽的风貌。神宫正殿整体由日本扁柏原木制成,建筑物的地板架高,建有称为“切妻式”人字型屋顶,房顶覆盖茅草,屋脊圆木采用“鲣木”,并设有称为“千木”的交叉长木。正面开门的高脚屋是从稻谷粮仓中汲取灵感演变而来的宫殿建筑造型,其椽柱突出,两根主柱支撑槫栋,圆柱直插入地基,不使用基石。这样自古传承至今的裸木梁柱制式,充分体现了原木之美,是日本丰富建筑遗产的象征。而这种敬畏天地与自然,舍弃浮夸而取素简的结构和设计,更被视为日本思维与美学的原点。
裸木梁柱制式 充分体现原木之美
神道建筑 整洁秀丽
伊势神宫式年迁宫,每一次都要花费长达八年时间来准备迁宫仪式。除了承传唯一神明造之建筑技术外,还会重新准备作为大御神日用器具的各种御装束神宝,以祈祷天照大御神的功德愈益光辉显赫。御装束神宝采用独特的材料,运用金属工匠、木匠、漆匠、染织工匠等传统工艺技巧,由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工匠们以最高水平的技术制作而成。他们不变地追求崇高的“形”,代代传承悉心进取的“永远的工匠精神”。
参拜者只能远观正殿的屋檐
伊势神宫作为日本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其存在本身早已超越了时代。藉由“式年迁宫”,让承载着国家历程与祖先智慧的建筑和器物不断轮回,化作永恒,这就是神宫的风姿。也许正是反复稻米耕作的民族性,衍生出了这样的思想,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着传统并持之以恒,令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憧憬的伊势参拜,在现代变得更具有意义。
昭和四年迁宫绘卷
伊势神宫境内,仿佛是可以逃离忙碌现实生活的“另一个世界”,无论何时来到这里,都可以在青翠的杉柏之间,找寻到久违的安稳和宁静。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