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张翠容,资深新闻工作者,亦是著名的女战地记者,专注国际新闻采访及评论;曾服务于中西媒体,只身跑遍中东地区、欧亚及拉丁美洲等地。著作计有《行过烽火大地》、《中东现场》、《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地中海的春天》和《欧亚现场》等 ;分别获人权新闻奖及多个好书奖。
在我采访全球化这个议题的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是1994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正式宣告北美三国的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自此成立自由贸易区,这是由美国一手促成的协议。当时墨西哥农民大力反对,因美国补贴自己农民时,却不准墨西哥向其农民作出相同的补贴,这导致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墨西哥本来是玉米生产国,结果要从美国进口大量比他们便宜的受补贴玉米。墨国南部农民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保卫战,阻挡美国对他们农业和土地的掠夺,并催生了举世知名的墨西哥革命家兼蒙面骑士马科斯(Subcomandante Macros)。
NAFTA落实后,墨西哥农民上街抗议,要求政府加强对他们的保护。(AP)
以上是由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共同推动的资本主义全球化下一个典型例子,其特质是偏向西方大国和企业利益的全球化。讽刺的是,现在特朗普竟反过来指过去的全球化对美国有所欺骗,占尽极大便宜,进行剥削和不公,这个说法实在是匪夷所思。事实上,过去全球化的游戏规则由美国主导,为了配合资本全球化的运作,更成立了好些相应的国际机构,例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会(IMF)。特朗普恫吓要退出WTO,这即表示美国正式退出全球化。
特朗普不仅要摧毁全球化,还在4月2日宣布要向全球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关税,从10%到高达49%不等。他对中国征收重关税是意料之内,但对东南亚例如越南(46%)、柬埔寨(49%)和老挝(48%),南亚的孟加拉(37%)和斯里兰卡(44%)等弱国,一样下重手。
特朗普在4月2日签署行政命令,向全球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关税。(AP)
事实上,这些东南亚和南亚后发国家在过去的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可提供大量廉价劳工,成为美国制造业的血汗工厂,在国际分工中位于生产链低端,却成就了西方大国商品品牌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这些非常劳动密集型、以纺织制成品为主业的发展中国家,当中有不少为美国企业服务,而美国也一直是她们的主要市场。纺织品不仅是她们重要的出口和外汇来源,还是主要的就业来源,特别对当地妇女而言,这又是她们支撑家庭生计的支柱。另方面,该等弱国同时又是IMF的借贷扶助计划受助者,背负着非常沉重的债务,几乎无法产生足够的外汇来进口最基本的物品。
特朗普宣布新关税之前,以上好些国家在受外在经济大环境影响下,已出现显著的裁员,现在特朗普还要向她们大加关税,令到不少海外订单叫停,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投资计划,这对已经在严重危机中的经济造成什么影响?在孟加拉,这已引发政治动荡;在斯里兰卡,该国才刚从重大的政治动荡中逐步喘息过来,成立新政府不久,却又面对重关税的打击,其所带来的影响是相当可怕的。
纺织业是孟加拉重要的出口和外汇来源,更是当地妇女支撑家庭生计的支柱。(AP)
斯里兰卡裔经济学教授戈什(Jayati Ghosh)指出,特朗普这次向全球征加关税,可算是正发动一场战争,对弱国更是一场大屠杀。难道弱国只能坐以待毙?或者狂人总统的关税大棒正是一记当头棒喝,令我们明白到不能太过依赖单一大国的市场,不然这只会令到这大国有恃无恐,而自己国家的经济则变得愈见脆弱。
其实,过去的全球化的确不尽完美,而且这种由大国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出现不少问题,在这个制度下,国际贸易也不见得自由和公平。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社会早喊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另类全球化,但从没有否定全球化,只是怎样令到这场运动变得更公平、更有持续性地发展。
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全球生产及贸易格局须作调整。(Shutterstock)
有支持改革旧有全球化的学者已多次提出,如果发展的唯一方式是通过出口导向的增长,这实在不幸,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如何为工人提供公平的待遇,总是将工资视为成本,而不是一个社会自身内需和市场的来源。
现时在特朗普的霸凌下,可说是时候作出真正的改变了:调整思路,考虑不同的贸易安排,更多关注地区上的安排,把其他发展中国家视为市场,把人民视为市场,并思考可以做些什么来创造可持续的生产,这些生产不会对生态造成损害,并能在发展中国家中提供体面的工作条件。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