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自特朗普去年11月胜选以来,一路高歌的美元指数(DXY),周一(13日)触及110大关,录2022年11月以来最高。与此同时,“走人”在即的拜登上周末对俄罗斯祭出能源终极制裁,刺激WTI期货涨至5个月高位。随着特朗普正式就职倒数一周,眼下的悬念是,美元、油价会否重演他2017年1月首个任期时的剧本--一个掉头下挫,一个持续上冲。
2017年上任后美汇即转弱
获“特朗普交易”和“减息路径生变”双加持的美元,过去两个多月可谓所向披靡。继2024年兑日圆、韩圆、纽元升值逾一成,兑欧元、在岸人民币、英镑分别升值6.2%、2.8%、1.7%后,进入2025年,最新录强势五连涨。美元指数继上周突破109后,隔夜再高见110.17。
美元指数继上周突破109后,隔夜再高见110.17。
抛开1月通常是美元一年中最强劲月份的季节性,以及直奔5%的十年期殖利率,即将揭盅的分水岭是,下周一(20日)登台的特朗普,其对强美元、弱美元混乱的偏好,到底哪个会最终占上风。
回想2017年,他在就职前数日接受媒体专访,公开指“美元太过强势……我们的公司现在无法与他们(中国)竞争,因为我们的货币太坚挺了,它正在杀死我们。”美元指数随即掉头调整,全年跌9.9%,兑欧元更劲贬14%。
欧元、高息、关税成掣肘
此历史情境重现的一大理据是,获提名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米兰(Stephen Miran),去年11月曾指,“全面加征关税以及放弃强势美元政策,其影响的广泛程度有望匹敌几十年来的任何政策,将从根本上重塑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而经济学理论亦显示,要实现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制造业回归、降低贸易逆差,弱美元是不二之选。
不过,美元并非简单动动嘴皮就能轻易转势,相反的理据包括,被视作美元“跷跷板”的欧元,今年“跌至平价”已成市场主流预测;联储今年减息预期降至两次,而鲍威尔的任期将直至2026年5月;特氏减税利好料吸引更多海外资金流入美股;征收关税亦将导致国内汇率升值,因美国消费者或倾向减少购买进口商品。
临别制裁影响力不容小觑
另一不确定性是油价,历史上长期呈反相关的油价、美元,自大流行后渐转同步,即油价升、美元升。一大原因是美国身为全球第一大产油国,亦是石油净出口国,油价上升往往意味对美元的需求上升。
纽约期油、布伦特期油不到一周分别涨7.5%、6.4%。
就在上周末,拜登宣布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Gazprom Neft及Surgutneftegas)和183只影子船队,实施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对俄罗斯能源产业的最重大制裁”。花旗测算就指,在最坏情况下,这些措施恐导致每日供应减少80万桶,意味抹去国际能源署(IEA)早前预测的今年每日100万桶过剩供应,刺激纽约期油、布伦特期油不到一周分别涨7.5%、6.4%。
此外,特朗普据报正计划上任后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包括限制其石油销售,加上石油期货市场以投机闻名的算法交易,油价大有可能仍未见顶。
撰文:金子安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