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4-10-25 11:15:37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前系主任及荣休教授。
上周末我在上海大学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是为纪念林毅夫、蔡昉、李周所著的《中国的奇迹》一书出版30年而举办的。此书在世界及中国都影响甚大,很多国家以此书理论为蓝图,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这么快、这么持久。
中国1978年后逐步改变其经济策略,迎来了盛世(数据图片)
林毅夫等著作 破解快速增长之谜
我多年前也用过此书做“中国经济”课的课本。会议中重遇很多在内地极有地位的经济学家,当中林毅夫、王勇、文一、车嘉华等都是香港科大旧同事,现时他们都已独当一面,各领风骚,甚至已成一派宗师。
林毅夫是经济学界的传奇人物,原籍台湾宜兰县,年轻时台湾最著名学府台湾大学录取了他后,他只在台大半年,当过台大学生会会长,便毅然申请转去陆军军官学校,很受台湾军方甚至蒋经国的赏识。后来他被派到驻守在金门有“天下第一连”之称的马山连当连长。但他在经历过几年的观察与理论学习后,已经从懵懂的少年人,蜕变为有独立分析力且有执行力的军人思想家。终于在1979年5月16日深夜冒着被台湾军方枪毙的危险,从金门游泳到大陆。
到了大陆后,原本打算到人民大学学习马列(马克思列宁)主义,人大是火箭军的根据地,并无取录这名台湾天下第一连的连长。但北京大学看他的样子十分朴实勇毅,取录了他。据当年在北大读经济的朋友告诉我,他是以新加坡富商儿子的假身份上课。后来芝大经济诺奖得主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访问大陆,他当了陪同,被舒尔茨取录到芝大读博士,开展了他经济大师的一生。
《中国的奇迹》为何影响这么大,被翻译成多种语文?原因是此书用极简单的、大学经济入门课的“比较优势”或所谓的“要素禀赋”原理,去解释到极其复杂的经济现象。简而言之,经济发展所用的策略,必须符合本国的比较优势。例如,若她拥有大量劳动力,但资本稀缺,那么她便应多发展劳动密集产品,少碰触资本密集产品,其经济制度也应设计至与此相适应。
经济发展策略 宜符合国家优势
过去很多国家失败了,中国也曾蒙受过巨大的损失,便是因为没有按照这原理办事。例如中国从前根本不应把大量的资源都用在重工业之上,用了也是效率低下,不但亏本,还会衍生出贪污。但1978年后,中国逐步改变其策略,终于迎来了盛世,而且禀赋结构本身也变成了资本充足,人力资本比例上升,科技含量也远超过去。
我受命要在会议中评论这本书,刚巧今年诺贝尔奖颁给了阿杰莫格卢(Daron Acemoglu)、约翰逊(Simon Johnson)与罗宾逊(James Robinson),而且他们研究的目标与林毅夫十分相似,都是要搞清什么制度有利经济增长,所以我也就把“阿约罗”3人获奖的主要根据与“林蔡李”的论著作一比较。我比较过5方面,得到的结论是“林蔡李”的贡献更大。
诺奖经济学得主根据 缺预测力
这不是容易得到的结论,一定要冷静分析不受成见所惑才可作出。要知道,阿杰莫格卢是当今经济学大红人,他十分多产,论文被别人论文的引用总数超过28万,使他们的获奖的2001年的文章被引用了1.8万多次,他们2012年的《为何国家失败》也被引用超过1.6万次。不同领域的引用率不可互比,例如医学及生命科技便很高,但纯粹数学却不大理会引用率,却依然有一套天下纯数高手排榜的方法,谁是天下第一,谁不入流,清楚得很。在经济学中,引用总数超过200次,已算初露头角;若引用率有2,000便已是稍有名气了;到了2万以上,便是大师级了,不用再去算引用率了。28万多的引用率,是什么恐怖的存在?
不过,诺贝尔奖不是终身成就奖,而是按照你最重要的贡献是否重要而论。“阿约罗”的获奖研究涉及大量历史及数据,其方法也有创新,批评此文岂非找死?不过,我倒是记起《笑傲》中令孤冲学了风清扬的独孤九剑后,深信任何招式必有破绽,高手招式中的破绽却往往藏在最凶险的地方。他与武当掌门冲虚道长比剑时发现冲虚一个个剑圈,找不到破绽,终于博他一博,挥剑直刺入剑圈的中心,亦是最危险的地方,却发现这果然是破绽之所在。
上面我提到我对双方著作作了5点比较,篇幅所限,未能尽述,只提第5点。“阿约罗”的研究看似有根有据,但其实缺乏预测力,他们发现采西方的制度比不采用的,25年内GDP平均可增加25%。他们开始研究时,大约是25年前,但在这25年中,中国的实质GDP共增长了624%,而中国却是一个不跟从他们理念的14亿人大国,按理应一蹶不振。如此重要的预测落差,未修正自己理论前,还敢拿诺贝尔?至于高引用率,固然因为他们是高手,但恐怕一半的原因是西方精英集体焦虑的反映,他们害怕自己相信的政治理念正在崩溃,急欲希望有人找出“证据”来抵挡一下新来的挑战。
【知识库】“比较优势”知多些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来解释为什么国家、公司或个人可以从贸易中受益。
•该理论由David Ricardo在1817年提出,并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详细阐述。
•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经济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时,相较于其贸易伙伴可以较低的机会成本生产该商品或服务。
•如甲国在生产衣服上的机会成本低于乙国,而乙国在生产食物上的机会成本低于甲国,那么甲国应专注生产衣服并出口给乙国,而乙国则应专注生产食物并出口给甲国。这样双方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本文原载于10月25日《香港经济日报》)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