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博客范强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新加坡的家事、国事与天下事
范强
作者:范强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3-26 13:48:27

作者介绍

资深新闻工作者。90年代任驻英国记者,专职采访香港政权交接新闻。回港后长年从事国际、两岸新闻的报道和时事分析。

  狮城在上周日(23日)度过了繁忙而热闹的一天,继去年的Taylor Swift后,Lady Gaga的5月演唱会又一次带动亚洲节奏,吸引逾160万粉丝“抢票”,不仅成为城中热话,亦再次令有意拓展国际盛事之都的香港不禁欣羡。


狮城成功争取Lady Gaga献唱。(美联社)


  与此同时,持续一周的大雨和气温突降至摄氏22度,又为这个炎热的岛国,带来了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水漫狮城的担忧。政府未雨绸缪,此前已动用2.27亿坡元(1.7亿美元),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地下蓄水池,以保护繁华的乌节路购物区。

  但如全球暖化持续,狮城遭遇突发性洪水的危险将上升,不仅影响国民生活,对其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吸引全球资本进驻,亦构成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狮城的管治精英们小心翼翼护理着国父李光耀为这个城市国家建立的运转机制,并致力查找各种隐患的蛛丝马迹。因此,如何应对潜在的洪水威胁将提上议程。

  而这一天,是李光耀逝世10周年。去年5月接替李光耀长子李显龙,出任总理的狮城新生代政治领袖黄循财,在其脸书上提醒国民说:“最近连绵的雨天,唤起人们对那个沉重时刻的记忆——10年前的3月,新加坡人在阴沉的天幕下,一同送别李光耀。”

上周日是李光耀逝世10周年;图为2015年新加坡人冒雨追悼他。(美联社)


黄循财迎战任内首场大选

  狮城的执政和在野党领袖们,不约而同在这天前往各大选区,为今年底举行的大选拉开热身赛。作为李光耀晚年培养的执政人民行动党接班人,黄循财造访了主要反对党工人党的铁票仓阿裕尼集选区,在当地承诺致力协助国民应对通胀,减轻生活成本。

  作为李显龙淡出政坛后的首位总理,黄循财将迎战他上任后的第一场大选。投票结果将给后李光耀时代长达10年的狮城政治稳定带来变数。因此,黄循财在发文纪念李光耀时,特别强调:“在我国迈向建国60周年、开启新篇章之际,人们不应只铭记李光耀的贡献,更要以实际行动来承继他的精神。”他继而写道:“新加坡的故事还在续写,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美好未来,不负他打下的根基。”


黄循财去年从李显龙手中接过总理职务。(美联社)


狮城“处在十字路口”

  黄循财在未来选战中面对的挑战,没有超出李光耀的预料之外。李光耀在去世前两年,特别以口述和记者谈访的形式出版了《李光耀观天下》,为继任者提出了狮城应如何面对国内外政治形势变化的“行动指南”。他在这本书中很坦率地指出,狮城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前路都“处在十字路口”。

  针对国内的政治变化,李光耀当时说:“像2011年5月全国大选那样的结果,迟早会发生。”该年的大选是狮城政治发展的一次标志性事件,人民行动党的总得票率由此前10年的75%,跌至60%。更为重要的是,该党自1965年建国以来,首次输掉了一整个选区,被工人党夺下了阿裕尼集区的全部六个议席。

  李光耀就此总结说:“再怎么样都好,输掉一整个选区的结果,迟早都得面对。”根据他的看法,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新、旧两代之差——“之前的一代人,在建国时代长大,体会了生活水准从低点大幅跃升”、“新一代选民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投下手中一票时,凭借的是一套与父母辈,或祖父母辈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权衡标准”。

李光耀:我们将沦为一颗黯淡的小红点

  但是,李光耀对狮城政治制度的观点是明确的,并没有给予后代过多游刃的空间。他说:“万事难料,唯有一事我敢肯定——如果新加坡最终决定走向两党制,我们将注定平庸。”他形容:“我们将失去光芒,沦为一颗黯淡的小红点。如果新加坡真的走上这条路,我会为它感到十分惋惜。”

  李光耀在他的口述中提到过黄循财。在上周日前往反对党票仓巡访时,黄循财必然也会记得其政坛启蒙人对两党制的负面看法:“两党制最大的问题是,一旦落实,最优秀的人才不会选择从政。参选得冒很大风险。竞选活动会变得非常不文明,甚至卑鄙恶毒。如果你才干超群、事业有成,何必为了参选而冒这么大的风险?”

  对于狮城的政治前景,李光耀在十多年前的预判是理性、现实而又充满忧虑的。他说:“每一代新加坡人都有权自行决定他们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要塑造一个怎样的社会。但我希望年轻人不要轻率做决定,因为后果终究得由他们自己承担,不是我,或者我的那一代人。”

子女不合折射社会求变

  李光耀口中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包括他的子女。而李光耀的家事,也成了狮城精英和庶民,围绕着国事、天下事日趋尖锐的矛盾缩影。在李显龙任内,他和弟、妹在政治理念上的不合,以及围绕着李光耀故居安排的矛盾公开化,如同一面镜子,照射出狮城社会对李光耀政治遗产的态度——李显龙致力于守业,他的弟、妹们则公开求变。

  作为新加坡的开国领袖,李光耀把他建立的国家当成一个大家庭来治理,通过推进族群和谐及英、中双语教育,来巩固国家团结。虽然他并没有照搬西方的政治理念,但他的治国成就及个人魅力获得了西方尊重。

柏拉图笔下的共和国

  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国安及外交高级官员约瑟夫·奈(Joseph Nye)就形容说:“李光耀建立的国家类似于柏拉图笔下的共和国,国家由监护人统治,虽然限制政治自由,却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且政府较为清廉,也营造了繁荣的环境。”

  李光耀对这种赞誉态度谨慎,坦言新加坡是“一个弹丸小国,没有任何资源”。他提醒下一代:“100年后,新加坡还会存在吗?我实在不敢说。美国、中国、英国、澳洲,这些国家在百年后都还会存在,但新加坡独立建国不过是近年的事。”他再次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我敢肯定的是,新加坡一旦选出一个愚蠢的政府,我们就全完了。国家将会沉沦,化为乌有。”

  李光耀非常理智地认识到狮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用他的话说:“打从新马分家那一刻起,我们就沦为被切割在外、与腹地断了纽带的港口城市,注定只能借着与世界各地建立广泛联系,才能得以生存发展。”

  步上父亲道路成为资政的李显龙,以及后李时代首位总理黄循财,都在忠实遵循李光耀的世界观。本周一(24日),李显龙在一个讲座上再次就狮城面对的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发出警告,指出中美分歧难以解决,且美国将关税视为首选经济工具,不仅将削弱多国经济增长,还可能引发更广泛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世界或面临二战后前所未有的局面。

  李光耀生前也已指出,行动党之所以在大选中长期获得压倒性胜利,与经济的“惊人发展”息息相关。当经济提升速度放缓,“能见度不再那么显著”,年轻一代会问:“奇迹到底在哪里?”

  在李光耀去世10年后,他口中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成为狮城政治的中坚。而在全球地缘政治大气候的恶化之下,狮城的家事、国事与天下事,究竟会不会继续按照李光耀的遗愿走,将成为今年大选议题的主旋律。


李光耀希望年轻一代勿轻率改变新加坡的政治制度。(美联社)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范强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