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07-19 14:35:35
1936年生,1956年开始写作及编辑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后改名《九十年代》)总编辑28年。50多年来不间断地在报刊写小品文和政论,编辑和写作均秉持忠于自己、质疑权贵、就事论事、不怕独持异见的原则。近年有《细味人生100篇》《阅读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书。
法国的哲学家长期争论着人活着到底是被人看见好,还是不被人看见好。笛卡儿表示人得“不被看见,才能过得幸福”,萨特认为,他人物化的凝视如何将我们囚禁于次等地位中。但波伏娃并不同意这些说法,她认为人要过得好,就得被他人看见——只是必须以正确的方式被看见。
波伏娃生前陆续出版了四本回忆录,其他著作有些也具有自传性质,比如她的美国和中国纪行。她也将萨特写给她的信件整理出版。她让自己被看见。
不过,波伏娃逝世后的数十年间,新的日记及信件陆续出版。许多人震惊得知波伏娃不但拥有过同性恋情,对象更是她过去的学生。她写给萨特的信也透露出她在哲学上对于萨特的影响。
终其一生,波伏娃受困于人们对于她的能力与原创性的质疑之中,有些人甚至说她的著作其实是萨特写的。有人说她像是“引用宗教经典一般地”引用萨特。
当年女性作者经常面临这样的指控,而她们往往也会将这样的看法内化。波伏娃某些原创的论点,很可能正是令萨特闻名后世的论点。有一年,因为萨特太忙了,波伏娃便用萨特的名字替他发表文章。萨特说过,《呕吐》(Nausea)原本只是一篇抽象的哲学论文,是波伏娃建议将其扩写为一部小说。萨特也说过,在他漫长的哲学生涯中,波伏娃以她严谨的批评与深刻的洞见,帮助他在发表前将文章修改得更为出色。
在《第二性》中,波伏娃说,“女人所能拥有的最多也仅是极不牢靠的力量:无论她是奴隶或是偶像,决定她命运的人从来都不是她自己。”她的哲学也让她了解,她能做的只有持续成为自己。
“一分钟阅读”推介书籍
《成为西蒙娜·波伏娃》
作者:凯特·寇克派翠
由卫城出版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94.4)李怡主持的《一分钟阅读》。该节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并存载于港台网站(rthk.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