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0-07-22 10:53:16
临床心理学硕士及博士、香港心理学会院士。事业的第一个十年在香港惩教署及加拿大的联邦监狱任职临床心理学家。第二个十年在青山医院门诊部工作及推动小区心理健康教育。第三个十年在大学里主理辅导和心理培育之责。
曾任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主席。现为亚洲创伤心理研究学会副会长。
九十年代和千禧千代初曾经活跃于跨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出版著作及专业兴趣包括抑郁症、心理困扰、爱情心理、灾难创伤心理、多元化融合社会等。
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在数天前推出了“陪我讲Shall We Talk”计划,口号是“陪我一起正视情绪健康”。主题曲自然是陈奕迅的《Shall We Talk》。
吸引的是那个MV,值得一看。有数个重点,值得留意,值得用心去感受一下。
首先是患者的世界,那是多么孤单寂寞不安的感觉,非外人所能明白理解。那些千奇百怪的幻觉和负面思想是那般困扰和挥之不去,明知是困在愁城却又找不到出路。
第二点就是旁人的自然反应。对陌生的事物有担心和不知如何反应是人之常情,对古怪异常而难明的现象有恐惧和急于逃避是常态。这些反应,令本来已经很不安困扰的患者更感到不为了解不被接纳,更感孤立无援。
再者,当旁人继续不闻不问不去了解,心底的抗拒会增加,标签化、污名化、偏见、歧视陆续而来。
只有当旁人开始一步步接近患者,表现出一种愿意学习愿意明白的态度,患者才会开始放下戒心,尝试开放自己。
片子里面有一个可爱的画面,就是旁人如何去进入患者的世界:主动接触而不是等待他们求助,坐在身旁而不是对立位置,学习明白他们的世界而不是继续做一个旁观者。
常常听见那些“有心人”对患者说:“你可以和我倾吐心事的,为何不敞开心扉?”
说这些话的人应该要明白倾吐是要有信任基础的。无论你是谁,是著名的精神健康界翘楚,还是人人尊重的超高层,若不能放下身段去主动进入患者的世界,不去建立互信,那又岂能期望他们会信任你,向你尽吐心中情哩!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