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10-27 13:54:29
资深投资编辑及投资专栏作家,擅长分析及品评中资股,曾担任《香港经济日报》旗下《投资理财周刊》执行编辑。2006年10月出版第一本财经专书《让你富起来》,2009年5月出版另一本财经书《逆市淘金》。罗取得认可财务策划师资格(CFP)。
因为出门的关系,本文距离上一篇文章已隔了3星期。这3星期之中,内地经济出现了几个亮点,值得大家关注,也对我们的投资有一定启示。
首先,中央汇金(俗称国家队,实际是中央透过此公司持有重点的金融国企)时隔8年,再度入市增持四大内银的A股,估计涉资约5亿元(人民币,下同),即是说,这次是四大内银的大股东增持股票。虽然实际增持的金额不算大,但象征性意义却不能忽视。
中央汇金这个举措,刺激四大内银的H股在消息曝光后翌日急升。只不过,经过大约两星期的消化,四大内银的股价都从高位回落,农业银行(01288)和中国银行(03988)的股价更跌破消息曝光前的水平。
但工商银行(01398)和建设银行(00939)的股价明显偏强,现价仍比消息曝光前为高,这也引证我一向的想法,就是投资内银,只会拣建行和工行,其他都不考虑。
我相信,中央汇金增持四大内银,释出的讯号是:在中央眼中,现价的四大内银已经十分吸引。客观一点说,四大内银的估值水平又确实很便宜:大约3倍的市盈率,接近或超过9厘的股息回报。在今时今日的投资环境下,舍四大内银(准确是两大内银),似乎再没有其他选择了。
更甚的是,中央汇金更表示,未来6个月会继续增持四大内银,即是说,我们现在追入,也有“国家队”护航。我认为,现在买入两大内银,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选择。
还有的是,本周一(23日)中央汇金也买入交易型的开放式指数基金(ETFs),同样会在未来继续增持。
经济初露复苏势头
除此之外,国家统计局上周三(18日)发布了3项重要经济数据,初步显示,内地经济终于出现复苏势头。首先,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增长4﹒9%,优于市场预期的4﹒5%;而今年首三季的GDP则按年增长5﹒2%。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第四季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完成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
还有的是,今年首三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增长6﹒8%,单计9月份则按年上升5﹒5%,较8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优于市场预期的4﹒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于首三季按年升4%,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至于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则按年升4﹒5%,增速与8月份持平,但略高于市场预期的4﹒4%。
唯一令人失望的,仍然是房地产市场,当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1%,商品房销售额跌4﹒6%,拖累首9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只按年增长3﹒1%,逊于市场预期的3﹒2%。
根据路透社的测算,9月份房地产投资按年下降18﹒7%,为连续第19个月下滑,但降幅较8月份的19﹒1%跌幅有所收窄;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按年下降18﹒8%,较8月份的26﹒1%降幅明显收窄。
上述的测算同时显示,9月份销售面积按年下降19﹒8%,连续第27个月下降,当月销售额则按年下降19﹒2%,两者降幅都较8月份收窄。
不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看法,综合相关宏观数据显示,内地房地产优化政策的作用正在持续释放,有积极效应,房地产整体处于调整阶段,后期仍要抓好政策落实。国家统计局更表示,调整有利房地产市场向高质量转型,中国的城镇化还有提升空间,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较大。
基建股未反映刺激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我是同意国家统计局的观点,但问题是,今次房地产市场调整会历时多久、对宏观经济的伤害有多大而已!
除了上述数据外,本周二(24日)全国人大常委通过在第四季度增发一万亿元国债,全数向地方转移支付,支持灾后重建和相关工程项目建设,并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下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稳投资和扩内需。这项举措令到今年中央的预计财政赤字由3%升至约3﹒8%,这也是23年来,内地首次在年度内追加赤字,反映当前的经济形势确实比较严峻。
在我印象中,在短时间内推出如此多的提振经济措施,包括直接入市持股,又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效果还未反映在早前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因此,我相信,即使这一刻,整体的中资股仍未见底,但距离底部也应该不远了。
投资策略方面,如果是保守型的投资者,现价买入两大内银是最好的选项;稍为进取的,可以向基建相关的股份入手,因为基建股尚未反映加大基建投资的效果,具体建议下次再续。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