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4-08 10:38:19
资深投资编辑及投资专栏作家,擅长分析及品评中资股,曾担任《香港经济日报》旗下《投资理财周刊》执行编辑。2006年10月出版第一本财经专书《让你富起来》,2009年5月出版另一本财经书《逆市淘金》。罗取得认可财务策划师资格(CFP)。
曾几何时,内银股是散户至爱,因为有好一段日子,买内银股可以“财息兼收”,但过去几年,内银股陷入低潮,市盈率低至3-4倍,息率高至7-8厘,甚至更高,也乏人问津,持有内银股变成赚息蚀价。
不过,踏入2022年之后,整体内银股似乎有复苏迹象。以今年首季计,八大内银股,包括工商银行(01398)(下称工行)、建设银行(00939)(下称建行)、中国银行(03988)(下称中行)、农业银行(01288)(下称农行)、招商银行(03968)(下称招行)、交通银行(03328)(下称交通)、中信银行(00998)(下称信行)和邮储银行(01658)(下称邮储行)都跑赢大市。
其实,从去年起,个别内银股已经率先跑出,当中包括招行、邮储行和交行,它们分别是去年10大升幅国指成分股的第6至第8位股票,升幅分别是两成半、两成四和一成半。
而今年首季度,交行和邮储行继续领先大市,再升逾一成,只有招行好像在抖气,但传统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在这个时候接力,其中中行和农行均升一成二、建行和工行则升9%,齐齐跑赢大市。
这也难怪,原来去年内银股的业绩已经有改善,八大内银的盈利增长平均都逾一成或以上。大家不要见笑,对内银股来说,一成的盈利增长,已经很不错了。过去几年,内银股的盈利增长只是1%-2%,难得今次有一成升幅,已经教人喜出望外了。
内银增长放慢有迹可寻
内银增长放慢也是有迹可寻的,因为大部分内银股的盈利基数已经很大,要有显著增长实在不易。
此外,近年内地经济增长率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从几年前的“保八”到今年预计的5﹒5%,中国已经从发展中国家,逐步迈向已发展国家的水平。银行是百业之母,经济增长放缓,自然难有强劲增长。
当然,我个人认为,虽然生意难做,息差不断收窄,但内银股仍然可以透过削减开支、提高效率,以及减低坏帐率去达致增长,这个空间仍然存在的。
回看过去我对整体内银股的看法,包括“只有四大内银才值得买”、“内银股只有收息的价值”、“内银股也是高风险板块”以及“内银还有能力派息吗?”等等,我发现,原来我对内银的看法真的愈来愈淡。
不过,话得说回头,八大内银是本港上市公司之中最赚钱的几家公司之一,从投资的角度,它们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只可惜,内银有所谓的政策性贷款,即是衡量是否批出贷款,不是看贷款人的质素,以及还款能力,而是有没有“政策需要”。
今时今日,传统的“政策性贷款”也许已经淡化,但为了推动经济实质增长,它们还是有任务的,最近几年就是“让利”,即是要以低息贷款给中小企,以扶助它们发展。
这个结果可能会是,内银愈做生意,资产质素就愈差。当然,当中不排除有些是内银股自己判断错误而批出的贷款。但过去几年,外资对内银股“敬而远之”,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内银股的资产质素,其中的关注点就是内房债和地方债。
自从“三条红线”的政策推出后,内银的内房债务危机应该已经得到处理(不是完全解决),余下来还有一些是地方债,但这主要影响个别城乡的商业银行,对以全国业务为主的八大内银,相信影响有限。
派息比率10年不变
只可惜,以该八大内银股这么赚钱,但它们的派息比率长时期都维持在三成左右,可谓10年不变,实在说不过去。今时今日,派息比率至少要达五成才算及格呢!
今年以来,大部分国企都提高派息比率去留住股东的心,例如中电信(00728)、中移动(00941)和中海油(00883)等等,唯独内银股依然故我,因此,即使内银股有转强迹象,它们的实际派息也有增长(因为盈利有增长),我对内银股的兴趣仍然不大。
不过,由于大部分内银股仍处低位,所以,它们的股息率普遍仍然有7-8厘,如果现价吸纳,息率确实是吸引的(只有招行和邮储行的息率较低,只有3厘和4﹒5厘左右),但绝对不是慷慨呢!
不过,大家仍然要留意,这个息率水平仍未扣除一成股息税的,即是要打九折;再者,内银股仍是一年派息一次,未必适合退休收息人士。
总结一句,我对内银股的取态仍然是可以考虑,但必须以收息为主,以及集中该八大,其他规模较小,又或者是城市的商业银行,也是不宜沾手的。即使如此,该八大内银,也只能是收息股组合内的一小部分。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