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陈永陆、被昵称为“陆叔”,在银行金融业累积逾38年经验,为香港最具权威的投资专家之一。陈先生于197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之后在多家主要金融机构担任管理高层职位。
2000年,陈先生决定放弃金融界高职,投身成为全职的独立股评人,以服务小投资者的利益为己任。陆叔与公众投资者保持紧密接触,在电台主持多个财经节目,更兼任电视台财经节目主持人,并在多家主要网站及报刊的撰写专栏,以及每年多场投资讲座。陈永陆致力服务社会,曾出任多项公职。
港股今日(2日)显著上升,在港股通暂停的情况下,恒生指数有此表现,的确令人有点意外。近日内地公布的经济数据虽然表现欠佳,可是不少企业的季度业绩仍然交到功课,当中包括一众内险股、汽车股等,都为股价带来支持,加上中美贸易问题暂时没有进一步恶化,令恒指可以持续攀升。
当然,这是否代表恒指已经摆脱弱势,仍然有待观察,因为中美贸易问题未有解决的明显迹象,贸易战并未结束,因此恒指还有一定的风险存在,加上近日刚公布的经济数据未完全反映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故港股未完全摆脱调整期。
中国势转型拓内需
不过,中美贸易问题就算有所缓和,相信亦很难重回之前的境况,毕竟美国绝对不会容许美国企业再依赖中国的生产业,因此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出现大规模改革的机会十分大,当中包括由出口国转为内需国,这个机会相当大,而且由于中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所以比美国更容易转型。
因此,近日不少内险股的季度业绩较预期佳,同时股价显著上升,并为恒指带来支持作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内部需求的因素带动。同样,小米(01810)的股价在港股气氛好转下显著回升,乃是因为其电动车的销售持续理想,而小米的电动车仍然以内销为主,所以中美贸易战对其影响有限。
中美贸易战的阴霾短期内甚至在今年内不会消失,但不代表港股中没有值得投资的股份,只要是以内销为主的股份,其实仍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以及很好的投资价值。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