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时尚艺术一分钟阅读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1979年在中国引起争论的文章,36年后仍激人深思
李怡
作者:李怡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0-08-31 15:53:21

作者介绍

1936年生,1956年开始写作及编辑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后改名《九十年代》)总编辑28年。50多年来不间断地在报刊写小品文和政论,编辑和写作均秉持忠于自己、质疑权贵、就事论事、不怕独持异见的原则。近年有《细味人生100篇》《阅读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书。

   一年一度的书展,因疫情而延期。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是书展期间才找书来看,而可以将阅读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人类有异与其他动物的地方是因为我们有思想,会思考,而思考的工具就是语言。人类是因为有语言才会思考的。人生不满百,有一百岁已经是人瑞了,一百年的人生,思想过许多事情,但都不会留下来。但在人类历史的悠长岁月中,一些对后世有永久参考价值的思想、发明、发现,这部分以文字记载下来,就推动了人类的文明。书籍推动文明,记录人类智能,包括各种各样的思想,哪怕是奇怪的、无聊的、粗鄙的,能够留下来就有存在价值。


   我想起了北京的一本杂志《读书》,特别想起这本杂志于1979年4月创刊号的一篇文章《读书无禁区》。当时文革过去不久,这篇文章在沉闷多年的知识界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荡出思想解放、开放阅读的呐喊。


   《读书》创刊号印了5万册,几天内就卖完了,马上加印5万册也销光。其后担任《读书》主编的沈昌文当时还赋闲在人民出版社资料室,读到这篇文章他不禁吓了一跳,对《读书》的编辑范用说,“这篇文章太大胆,肯定要惹麻烦了。”果然,这篇文章在中国引起的争论,两年都没有止息。即使36年后,在《读书》微信号上网之际,“腾讯文化”网还特地发表文章《读书无禁区——重温《读书》创刊号》以为纪念,表示“重推这篇笔力遒劲、充满自信之作,虽是旧文,却仍激人深思。”


   我记得读到这篇文章时,虽在香港,也能感受到它在中国的意义。接下来几天,我介绍这篇文章的内容与发表的背景。


   本文摘自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94.4)李怡主持的《一分钟阅读》。该节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并存载于港台网站(rthk.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一分钟阅读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