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4-19 11:26:58
美国早前有研究指,全球可能有多达1,000万人患俗称“脸盲”的面容失认症,较原先估计为多。不过,有本港精神科医生指,真正需要求医的脸盲症患者不多,反而主要是因为后天患脑部肿瘤和中风等情况,导致脑部相关功能永久受损,先天发育问题导致的脸盲症其实少之有少,寄语市民就算认人能力较差,亦不必“对号入座”。
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同波士顿医疗系统测试逾3,000人的认人能力,当中31人有明显脸盲,72人则有轻微脸盲情况,比例略高于预先估计的2至2.5%。
精神科专科医生传子健
精神科专科医生传子健称,大脑发育缺陷或遗传因素令脑部与认人相关的功能较差,便会导致俗称的“脸盲症”,曾见过有病人一家都有类似问题,故患者一直对“认人差”不以为然,直到在职场被人投诉一时“无礼貌”,一时又对上司下属都过分热情,事主才意识到自己有脸盲问题。
先天罕见 大多影响生活始发现
傅医生称,脸盲征状往往会在患者小时已出现,但通常都像上述患者般被忽略或置之不理,往往要到影响工作表现才不得不理,惟真正先天出现的严重脸盲,十分罕见,反而较多是后天因病才出现,患者见到眼耳口鼻都无法联想到是一张人面,“一般人看到人脸必定会有感觉,但患者完全无”。他不讳言,部分人认样能力可能较常人差,但只要不过分影响生活,其实不必执着需要诊断。
傅续指,脑部受损情况甚少只出现在与认人相关的功能区,患者一般会同时有失语、计算能力变差、认对象有困难等情况,由于涉及脑部受损,无药物或手术可根治,但患者可尝试用其他特征认人,例如头发长度、衣着、声线和语气等。
转载自晴报www.skypost.com.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