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理财/管理智城物语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电动车减价血战开始!Tesla藉高毛利优势发动降价逆袭
方展策
作者:方展策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3-01-30 16:17:58

作者介绍

少年时,曾研习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学无所成,侥幸毕业。成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子,先后在印刷、电子、网络媒体打滚,略有小成。中年后,修毕信息科技硕士,眼界渐扩,决意投身初创企业,窥探不同科技领域。近年,积极钻研数据分析与数码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开发项目;有时还会抽空执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学,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终身学习。

   面对美国市占率持续下滑,强敌如比亚迪、现代、福斯等相继崛起,特斯拉(Tesla)甫踏入2023年即采取减价策略来迎战,先后在中国、美国、欧洲市场下调电动车价格——如此激进开局,势必对资金有限的电动车初创公司造成极大冲击,加快新能源车产业的大洗牌。但此招是一把双刃剑,虽可提振销量,却也收窄了盈利空间。到底特斯拉有何底气,敢于发起减价战来打击对手、抢占市场呢?


中美加德减价幅度最高20%


   2023年1月6日,Tesla宣布在中国与日本推出大减价活动。在中国市场,Model Y售价从28.89万元调降至25.99万元人民币(约33.31万港元),减幅为10%;Model 3则从26.59万元降价至22.99万元人民币(约26.51万港元),降幅为13%。


Tesla在2022年交付了131万辆电动车,当中大部分是Model 3和Model Y,占比高达40%。(图片来源:Tesla官网)


中国版特斯拉Model 3在降价至22.99万元人民币后,被视为比亚迪海豹、小鹏P7、蔚来ET5的直接竞争者。(图片来源:Tesla官网)


   两者均创下中国版Tesla电动车有史以来的新低价。同时,这已是过去5个月内,特斯拉在中国第5次减价,不同车款累计减幅已达到5万至10万元人民币(约5.77万至11.53万港元)。至于日本市场,Model 3与Model Y皆降价约10%。


   2023年1月13日,特斯拉宣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挪威等欧美市场大幅降价。在加拿大市场,Tesla全系列车款减价幅度均在10%以上,最高幅度达19.5%。在德国市场,Model Y与Model 3的降幅则为1%至20%不等。


   在美国市场,Model Y的降价幅度最大,长续航版售价从65,990美元下调至52,990美元(约41.3万港元),减幅逾20%;Model 3性能版则调降至53,990美元(约42.1万港元),减幅约为14%。


Tesla新车减价冲击二手车市


   特斯拉执行长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祭出如此激进的减价手段,可说是向全球电动车公司扔出高强度的震撼弹!尤其是这次降价行动的时间点,恰好是美国电动车购买补助新规定生效之时。根据新规定,消费者购买车价在5.5万美元(约42.9万港元)以内的美国制造电动车,最享有7,500美元(约58,500港元)的税务优惠。


   为争夺这波由电动车补贴优惠带来的买气,各大车厂必会推出更多平价车款;而Tesla索性来一次大减价,把旗下最热销车款Model Y与Model 3的售价,压低至5.5万美元以下,抢先吸引有意选购平价电动车的消费者,转投特斯拉的怀抱。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指出,Tesla减价行动不但让其他品牌电动车与燃油车看起来变得更贵,更打击了特斯拉二手车市场——当下某些Tesla新车价格已跟二手车非常接近,只有数千美元的差价,消费者自然是舍二手而买新车。


   车辆交易网站Cars.com的统计数据显示,二手Model Y与Model 3已出现降价求售的情况,下调幅度约3.3%;但Cars.com指出,同期用户对Tesla电动车的搜寻量也大幅飙升。美国最大二手车销售商CarMax在重新定价后,迅速卖出数百辆特斯拉二手车;截至1月27日,CarMax网站上待售的Tesla二手车只有88辆,远低于减价行动前的数百辆。


打减价战底气来自高毛利率


   华尔街亦对Tesla降价抱持正面看法。美国投资公司古根海姆(Guggenheim Partners)指出,此做法纵然会拉低特斯拉盈利,让其利润率较华尔街预期低约25%,但同时也压缩了竞争对手的获利空间。投资研究公司CFRA Research更认为,此举将进一步增强Tesla对其他车厂的相对优势。


   事实上,特斯拉敢于牺牲利润来打减价战,背后底气来自其远超同侪的高毛利率。2022年第一季,Tesla每辆车的毛利率高达32.9%;后来虽有所下跌,惟同年第三季毛利率仍保持在27.9%的高水平。


   在一众电动车初创中,理想汽车的毛利率算是较高,2022年前三季的毛利率分别为22.4%、21.2%与12%,但依然跟Tesla有一段距离。


   如计算净利润的话,特斯拉在2022年第三季平均每辆车获利为9,711美元(约75,746港元)。被誉为Tesla最强挑战者的比亚迪,每售出一辆车仅能获利1,466美元(约11,435港元)。


   至于其他初创车企,大多处于“卖一辆亏一辆”的亏损状态。例如,蔚来每卖出一辆车要倒亏1.529万美元(约11.93万港元);小鹏每辆车亏蚀1.0484万美元(约8.18万港元);理想则每辆车亏掉6,566美元(约5.12万港元)。


小鹏汽车旗下的G3i基础款SUV(图左)和P7轿车(图右)均大幅减价,以抗衡降价后的Tesla Model 3。(图片来源:小鹏汽车官网)


不断优化造车工艺压低成本


   为什么Tesla能够拥有远高于对手的毛利率呢?主要原因是特斯拉的成本控制做得出色。2017年,Tesla每辆车的生产成本平均为8.4万美元(约65.52万港元);借着不断优化造车工艺,及至2022年生产成本已压低至3.6万美元(约28.08万港元),5年间成本降幅达到57%。


   再者,特斯拉又有销售软件订阅服务,为公司带来更多额外收入。例如车主可增购《Full Self-Driving》全自动驾驶软件,安装后可让车辆在无需车主采取任何动作下,在高速公路上自动行驶。


   特斯拉这波降价行动,无疑于向整个行业下战书,迫使其他车厂必需作出残酷的抉择:不参与减价战的话,可能会丢掉订单,失去市场份额;以更低车价应战的话,则可能令公司亏损扩大,资金压力升高。


   中国市场方面,AITO问界率先减价应战,自1月13日起,M5 EV售价下调至25.98万元人民币(约29.95万港元)起,M7则调低至28.98万元人民币(约33.41万港元)起,减幅达3万元人民币(约3.46万港元)。随后小鹏汽车宣布降价,G3i 基础款SUV从16.89万元调降至 14.89万元人民币(约17.17万港元),P7轿车则削价至24.99万元人民币(约28.81万港元)。


Lucid、Rivian有资本撑下去


   美国市场方面,两大电动车初创Lucid与Rivian仍处未有盈利的状态:Lucid的成本大概为其收入的2.5倍,Rivian的成本则为其营收的2.7倍,所以基本上难以降价。幸好,这两家公司手头上的资金还很充裕,有足够本钱继续撑下去。


   Rivian是美国电动车初创中坐拥最多现金的公司,2022年第三季有138亿美元(约1,076.4亿港元)现金。Lucid则持有第二高的现金储备,同年第三季有12.6亿美元(约98.28亿港元),到第四季再成功募资15.2亿美元(约118.56亿港元)。


Rivian的最大股东是亚马逊(Amazon),所以资本实力非常雄厚,手握138亿美元现金。(图片来源:Rivian官网)


Lucid主攻豪华房车与豪华休旅车市场区隔,暂时无意推出大众化车型,跟Tesla Model 3和Model Y直接竞争。(图片来源:Lucid官网)


   可是,另一美国电动车初创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与英国电动车初创Arrival,则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声称公司可能无法营运到2023年底。


   维德布什证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尼尔·艾夫斯(Daniel Ives)指出,电动车初创产业现已进入淘汰赛,假如公司无法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实现财务目标,将会面临被收购或可能更糟糕的局面。


降价后Tesla销量暴升6倍


   Tesla的减价策略果然奏效,尤其在中国市场更产生了惊人效果:2023年1月2日至8日的销量为2,110辆,而在减价后的1月9日至15日这个星期,销量却激增至12,654辆,增幅达6倍之多;预计整个1月在中国应可卖出约3.4万辆车,将是特斯拉有史以来1月份最佳销售成绩。


   Wedbush分析师艾夫斯相信,这波降价行动将有助于特斯拉在2023年推高销量增长,全球交车量可望上升12%至15%。美国银行的预测则更为乐观,认为2023年Tesla电动车销量将会增长53%。


特斯拉最新财报显示,毛利率从第三季的27.9%下降到第四季的25.9%,只是微跌两个百分点,似乎减价行动对毛利的影响相对温和。但须留意的是,Tesla在2023年1月提供了更大价格优惠,所以对毛利的影响可能会在2023年第一季财报中才完全浮现。(图片来源:Tesla官网)


   尽管特斯拉在这场减价战中看似占尽上风,但背后仍存有不少隐忧。Tesla上海超级工厂自2022年12月底实施减产,随后再有消息传出减产计划将延长至2023年1月,让外界忧虑该公司无法达成年产量和交付量增长50%的目标。


比亚迪总交车数高过特斯拉


   同时,全球将面临经济衰退,让分析师担心市场对特斯拉电动车的需求正在减弱。即使Tesla在2022年美国市场仍高居首位,坐拥65%市占率,但相较于2021年的71%与2020年的79%,已出现明显下滑迹象。此外,近期马斯克把精力从Tesla转移到新收购的社交平台Twitter之上,亦令到投资者不满。


   更有甚者是,强敌比亚迪的崛起。2022年特斯拉的交付量为131万辆,比亚迪的纯电动车交付量则为91.1万辆,虽然比Tesla少上40万辆,惟如果加上插电式油电混合动力车,其总交付量却高达186万辆,一举超越特斯拉,跃居为全球新能源车的霸主。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2年在中国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中,Tesla所占份额仅为7.8%,比亚迪则高达31.7%(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


   就算是在特斯拉的降价攻势下,比亚迪纯电动车的交付量也有1.85万辆,再计上插电混动车的2.2万辆,1月份总交车数已超过4万辆,高过Tesla的3.4万辆。


撑过经济衰退者获最终胜利


   在多重不利因素夹击下,特斯拉在2022年股价大跌65%以上,市值蒸发逾7,000亿美元(约5.46兆港元),让马斯克成为是史上首位损失逾2,000亿美元(约1.56兆港元)的人,更失去世界首富的头衔。故此,马斯克在2023年伊始便祭出减价策略,既是要应对经济衰退,也是要打击竞争对手。


   然而,纵使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亦未必代表电动车销量会下跌。CFRA Research认为,电动车产业的荣景是真实存在的,而Tesla正是2023年整个产业中的最佳目标。美国资产管理公司AXS Investments执行长格雷格·巴斯克(Greg Bassuk)也指出,如今就要看谁能撑得下来,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否有经济衰退,电动车时代始终还是会到来。


   因此,电动车公司的决胜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应对未来经济环境,并达到投资者的预期。马斯克在几个月前已透露,Tesla正在研发成本更低的新一代电动车平台,可将每辆车的生产成本降低至现有Model 3与Model Y成本的一半。


印度尼西亚建第三座海外超级工厂


   除压低成本外,特斯拉为维持市场份额与扩大规模经济,也会加快全球扩厂计划。据报,Tesla即将跟印度尼西亚政府签订新建工厂合约,兴建旗下第三座海外超级工厂,预计将兼具电池和电动车制造能力,年产能可望达到100万辆车,意图抢占东南亚市场。


   另外,Tesla将斥资36亿美元(约280.8亿港元)在美国内华达州雷诺(Reno)原有厂址附近盖建两座新工厂,一座主力生产电动货车Semi,另一座则会制造新型的4680车用锂电池。由此看来,特斯拉仍会继续积极投资,追求未来成长。


Tesla将会在内华达州雷诺既有厂房附近盖两座新工厂,其中一座是年产能达100GWh的电池厂,每年能够供应4680电池给200万辆电动车使用。(图片来源:Tesla官网)


Tesla另一座在内华达州新建工厂会用作量产电动货车Semi。按照先前订下的目标是,特斯拉到2024年要为北美市场生产50,000辆Semi货车。(图片来源:Tesla官网)


   摩根士丹利都看好特斯拉的发展前景。其最新研究报告指,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和市场竞争加剧,所有电动车公司在未来一年皆有问题要解决,但在这种形势下,Tesla却可以利用其成本与规模优势,从竞争中甩开对手,进一步扩大其领先位置。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智城物语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