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管理智城物语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微软取消数据中心租约,象征运算力供过于求?
方展策
作者:方展策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2-28 17:32:52

作者介绍

少年时,曾研习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学无所成,侥幸毕业。成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子,先后在印刷、电子、网络媒体打滚,略有小成。中年后,修毕信息科技硕士,眼界渐扩,决意投身初创企业,窥探不同科技领域。近年,积极钻研数据分析与数码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开发项目;有时还会抽空执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学,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终身学习。

   自Deepseek以极低训练成本的姿态爆红后,让外界意识到即使投资额远远低于OpenAI,也可能造出效能相近的AI模型,于是有人开始质疑,砸大钱兴建AI数据中心没有太大意义。近日,微软(Microsoft)传出取消两家数据中心的租约,更让市场忧虑AI运算力可能供过于求,引发“算力怀疑论”。为什么微软突然缩减对AI基建的投资?难道AI数据中心的需求真的放缓了吗?


微软取消两笔租约、停签新租约


   根据加拿大道明证券旗下投行TD Cowen的研调报告,微软不但取消至少2间数据中心营运商约数百兆瓦容量的租约,还暂停签署其他谈判中的新租约。同时,该公司又放弃至少5块可用于建造数据中心的土地,看似其AI基建扩张计划正在放缓脚步。微软年初曾宣布,2025年内将投入800亿美元(约6,240亿港元)来兴建AI数据中心,未知这次取消租约会否影响全年投资承诺。


   TD Cowen分析师迈克尔·埃利亚斯(Michael Elias)认为,此举可能出于微软对未来数据中心需求的评估有所调整,并反映当前AI运算力供应可能出现过剩。有投资者担心,这可能是生成式AI热潮转趋冷却的一个征兆。


为澄清取消数据中心租约的传闻,微软发表官方声明指,仍会积极扩充其AI基建以应付未来市场增长。(图片来源:微软官网)


微软澄清仍对AI进行大量投资


   中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在2025年1月释出DeepSeek-R1模型后,外界惊觉只要花少少钱,就有可能创建出效能逼近ChatGPT的模型,所以大洒金钱来取得技术领先位置再没太大意义。那么对高阶AI芯片的需求将会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到AI产业的发展前景。本来这番算力怀疑论近期已开始降温,但爆出微软取消数据中心租约的消息后,却使市场重新关注此论调。


   由于外界议论纷纷,微软迅速出面澄清,表示他们已对AI进行大量投资,以满足现在和未来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并强调800亿元AI基建项目仍会按计划推进。该公司指出,虽然可能会在某些领域作出策略性调整,但仍会在全球持续扩张。


效率升、成本降,整体需求增加


   有业者引用经济学理论“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来解释AI产业现况,以印证算力怀疑论是站不住脚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杰文斯(William Jevons)于1856年提出,当技术进步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可让成本大幅下降,但却会导致整体需求增加,使资源消耗的速度不减反增。


   当时杰文斯身处于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让煤炭使用效率大幅提升,于是有不少人以为,煤炭的总消耗量会因此而降低,理由是执行同一任务所需的煤炭比以前少了。可是,杰文斯却发现,因效率提高而令煤炭变成更具成本效益的燃料,吸引不同产业争相引入蒸汽机,所以煤炭的总需求量反而上升了。


杰文斯悖论打破AI算力怀疑论


   如把杰文斯悖论套用到当下AI产业,低成本的AI模型出现,使AI使用效率提高,更多企业能轻松部署和使用AI模型,让AI应用变得更加普及。如此一来,整体社会对AI运算力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也就是对AI芯片、以至数据中心的需求更大。


   事实上,随着中国企业广泛采用DeepSeek模型,英伟达(NVIDIA)H20芯片订单已开始激增。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巨头均大举下单订购H20芯片,不仅为满足自身的AI研发需要,更要应付中小企因自行搭建DeepSeek模型而衍生的云端服务需求。近日更有消息传出,全球首富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AI初创xAI、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都有意加码兴建AI数据中心。由是观之,算力怀疑论现已不值一提了。


微软、OpenAI频传不咬弦消息


   除对AI运算力供过于求的疑虑外,取消租约的传闻亦引发了微软与OpenAI合作关系生变的猜想。过去一年,不断传出OpenAI与微软不咬弦的消息:OpenAI为求取得更多AI运算力和降低成本,一直跟微软展开谈判,要求修改合作条款,不想完全依靠微软云端平台Azure提供运算力;微软作为OpenAI最大金主,暂时无意再向后者注资,对急需更多资金来大展拳脚的OpenAI而言,当然感到非常失望。


OpenAI既跟软银合作推动星际之门计划,又携手抢攻日本企业市场,如再获后者的巨额融资,关系将变得密不可分。(图片来源:翻摄SoftBank官方YouTube影片)


   基于对外部资金和运算力的需求,OpenAI终于找来软银(SoftBank)缔结合作关系。OpenAI拟向外部融资400亿美元(约3,120亿港元),而软银有意投入逾300亿美元(约2,340亿港元)的资金;一旦此事成真,软银将超越微软,成为OpenAI的最大金主。


OpenAI运算力不再依赖Azure


   2025年1月,OpenAI与软银联合发表“星际之门计划(The Stargate Project)”,未来4年内将投资5,000亿美元(约3.9兆港元)在美国兴建AI数据中心。与此同时,微软宣布调整跟OpenAI的合作协议,容许OpenAI取得Azure以外的新数据中心容量。随后OpenAI向投资者表示,及至2030年,其AI模型所需的运算力将有四分之三由星际之门计划供应。


随着双方关系渐趋紧张,未知日后是否仍有机会可看到OpenAI执行长奥尔特曼(左)与微软执行长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右)同台现身。(图片来源:翻摄OpenAI官方YouTube影片)


   站在微软立场,对自己完全依仗OpenAI技术来提供AI服务,也觉得有些不太安心,于是决意另起炉灶,自组AI团队。2024年3月,微软从AI初创Inflection挖走多名员工,甚至包括Inflection共同创办人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他现已成为微软AI部门的负责人。但此举却让OpenAI执行长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感到很不满,以致双方关系愈趋紧张。


   然而,OpenAI不会因此而马上挣脱微软的庇荫,当下微软依然是其最大股东,而且预计到2028年对微软数据中心的开支将倍增至280亿美元(约2,184亿港元),意味着OpenAI未来仍需要来自Azure的运算力。惟OpenAI有了新欢后,双方合作关系将不复往昔般紧密了。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智城物语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