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9-20 11:59:25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上周末在马耳他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举行多轮会晤,时间超过12小时,显示双方就许多具体议题交换了看法。从会后各自的表态来分析,双方有意消除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部分障碍,从而令中美关系进入“小修小补”阶段,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并未取得新共识,尤其是在最核心的台湾问题上。美方会继续干预,中方也会做出更有力的回应。
会谈12小时 双方态度积极
在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之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与中国中央外办主任之间保持着定期会晤,上一任中央外办主任杨洁篪曾三次与沙利文会晤,王毅接任之后也于今年五月在维也纳会晤过沙利文。这次选在人口只有50多万的地中海岛国马耳他举行会晤,显示双方有意避开媒体的关注,从面对镜头高调阐述本国立场的“舆论战模式”,转入闭门商讨如何解决具体问题的“传统外交模式”,这应该算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王毅上周末在马耳他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举行多轮会晤,时间超过12小时。(新华社)
中国外交部称“双方围绕稳定和改善中美关系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建设性的战略沟通”,同意“举行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海洋事务磋商、外交政策磋商”,“探讨了进一步支持和便利两国人员往来措施等”,“双方还讨论了亚太地区局势、乌克兰、朝鲜半岛等国际和地区问题”。白宫的新闻稿同样表示“双方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和建设性的沟通”,也提到乌克兰局势等国际问题。但在台湾问题上,双方的表述有明显差异,而解放军战机近日频繁出现在台海上空似乎是对美方态度的直接响应。
中方强调“红线” 美方响应消极
外交部的新闻稿说,王毅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美方必须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落实不支持“台独”的承诺。与会的中方外交官事后也向媒体透露,双方花时间最长的是台湾问题,王毅指出,台湾问题最本质和最根本的现状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当前台海局势紧张的根子在于台湾民进党“台独”活动愈演愈烈,一些域外势力的支持更加明目张胆。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正确方向是坚决反对“台独”,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从这段表述可以推断,王毅用较长时间向沙利文具体说明了“一些域外势力”明目张胆支持台独的举动,指出某些国家的高级官员或政客炒作台湾问题“国际化”,试图将台湾带入主权国家才可以加入的联合国下属机构或国际组织,而这是在支持和配合民进党的“台独”主张。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政府愿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绝不允许“台独”分子分裂国家。然而白宫的新闻稿却片面强调“维持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对民进党在岛内的“台独”言行以及在国际上混淆视听的作法故意视而不见,并且对王毅的警告未作正面响应。
白宫刻意对民进党在岛内的“台独”言行视而不见,图为台军机械化步兵旅进行演练。
美方的做法只会加剧台海局势的进一步紧张,促使解放军做出必要的响应。据媒体报道,台湾防卫部门披露,从17日至18日早上6点,解放军各种机型的军机共有103架次出现在台海上空,创下单日出动战机最多的纪录,其中数十次越过所谓的“台海中线”,导致台湾的空军和导弹基地“警铃没停过”。这是在王毅与沙利文会晤之后出现的,解放军选择这个时间点采取行动绝非偶然。当法新社记者18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提问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简洁回答更能说明中国官方的态度: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谓的“海峡中线”。
官员角色不同 高层或有“内卷”
虽然美国政府多位内阁部长今年夏天相继访华,但成果有限,只显示双边沟通管道畅通。王毅与沙利文的会晤刚刚结束,昨天(18日)在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又会晤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这个安排比较耐人寻味。既然沙利文已经与王毅进行了长达12个小时的沟通,布林肯为什么还要到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与并不主管外交事务的韩正会晤?而且美国国务院的新闻稿详细列举了布林肯对中美关系以及国际事务的主张,包括利用外交推进美国的利益与价值观、乌克兰战争、朝鲜的挑衅等等,同时强调维持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此举似乎是想告诉外界,布林肯在美国对华关系上仍然掌握“话事权”。
从这一不寻常的安排来看,有可能美国政府内部存在“角色分工”,即布林肯负责宣传美国价值观,出面批评中国的外交政策(曾故意借“气球事件”推迟访华)。沙利文乃解决具体问题的“操盘手”,他与中方高层的接触意在取得某些具体成果。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可能,即在制定对华政策和执行相关政策上,国务院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存在“争地盘”的情况,而这在历史上有很多先例。
1971年秘密访问中国的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曾主导美国的外交政策,这位“内战专家”后来身兼国务卿与国家安全顾问两个职位。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也很强势,将国务卿万斯排挤出决策圈,气得万斯主动辞职。但在过去30年,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四位总统的历任国家安全顾问都相对低调,风头劲的往往都是国务卿,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鲍威尔和希拉里·克林顿。如今可能出现了变化,外交团队“掌门人”应该是常在拜登总统身边的沙利文,不是管理国务院庞大官僚体系的布林肯,甚至不怕排除国务院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存在某种涉及争夺“地盘”的“内卷”,毕竟争权夺利在哪里都存在。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