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0-10-05 14:19:11
1936年生,1956年开始写作及编辑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后改名《九十年代》)总编辑28年。50多年来不间断地在报刊写小品文和政论,编辑和写作均秉持忠于自己、质疑权贵、就事论事、不怕独持异见的原则。近年有《细味人生100篇》《阅读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书。
海耶克在《到奴役之路》开宗明义阐释了应把个人当作人来尊重,就是在自己的范围内承认自己的看法和趣味,这是至高无上的。
他认为理想社会一定是要建立在自由市场的基础上的,无论是按需分配或是按劳分配,脱离了人的自由,没有自由市场做为依托,都是一种异想天开的空谈。对于共产主义的实现,他认为除了没有自由市场的依托之外,就是人的自私自利本性。他说,只要人的自私自利存在,共产主义所倡导的按需分配就如同海市蜃楼,永远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关于国家的职责方面,海耶克认为:国家的主要角色应该是维持法治,并且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介入其他领域,尤其是干预自由市场。在《到奴役之路》一书中,他说,极权主义独裁者的崛起是由于政府对市场进行了太多干预和管制,形成制度上的缺陷,造成政治和公民自由的丧失而最终导致的。
《到奴役之路》认为中央计划经济最终将会导致政治上的极权主义,因为被赋予了强大经济控制权力的政府也必然会拥有控制个人社会生活的权力。海耶克主张在一个自由社会下,政府可以扮演适当的协调角色,进行一定限度的政策干预,例如工时限制、以及替市场建立公开的信息平台。然而,当政府的中央计划开始延伸到一些人们无法有一致看法的领域,例如“要生产多少面包”或“要生产什么风格的服饰”时,冲突便不可避免。随着政府计划的越来越多,经济也越来越混乱,最后结果便会导致独裁和奴役的产生。
“一分钟阅读”推介书籍
《到奴役之路》
作者:海耶克
译者:殷海光
由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94.4)李怡主持的《一分钟阅读》。该节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并存载于港台网站(rthk.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