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9-16 12:17:04
资深投资编辑及投资专栏作家,擅长分析及品评中资股,曾担任《香港经济日报》旗下《投资理财周刊》执行编辑。2006年10月出版第一本财经专书《让你富起来》,2009年5月出版另一本财经书《逆市淘金》。罗取得认可财务策划师资格(CFP)。
2月初的时候,我在本栏写过一篇题为《我信药明,不信美国》的品评。事缘药明旗下两家子公司,遭美国商务部列入“未经核实名单”,意味着药明将面临更严厉的出口限制。
消息公布后,药明生物(02269)(下称药明)股价单日下跌两成三(由80﹒6元跌至62﹒25元),并且连跌4日,跌到56元左右才喘定,累积下跌三成。
当时,药明已发声明,指出美国之所以将药明纳入“未经核实名单”,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商务部无法就旗下子公司进行必要的核实程序,所以才将它们列入“未经核实名单”内。
但药明的通告强调,过去10年,药明一直严守美国的出口管制条例,所以能获得美国商务部批准,向美国供货商采购必须的生产器材,因此可说是相安无事。
而事实上,被点名的两家药明子公司(一家位于上海,一家位于无锡),在完成兴建相关设施后也未曾进口过该等设备。因此,今次事件对药明的影响十分有限。
无奈的是,药明的声明似乎无济于事,股价仍然五连跌,足足跌了三成才喘定。我当时的看法是,不是投资者不信药明,而是不信美国。
如果中美关系不能改善,美国仍然会以不同借口向中国施压,或向个别企业采取抵制措施。药明只是其中一只代罪羔羊而已。如是的话,药明可能没运行。
到了今年7月,传媒引述美国商务部官员指出,中国允许一名美国出口管制官员对无锡市的至少一家公司进行检查。据悉,其中一家就是药明的无锡子公司,如果美方认为核实结果正面,药明生物可能会从名单中移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段期间,也是药明股价最强的一段日子,7月5日时,股价曾升至87元的即市高位,比药明被列入“未经核实名单”前的水位还要高(当时是80﹒6元)。
谁不知,药明也真的没运行,甚至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周二(13日),即中秋假期后复市首日,又传出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扩大美国本土的生物制造,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由于药明是生物制药的“相关股”,加上有五成多收入来自美国。因此,消息一出,股价单日急跌两成(由66﹒7元跌至53﹒4元),翌日再跌,到了昨日才反弹,收市报54﹒15元,回升6﹒6%。
其实,这项行政命令属于一般性,旨在推动美国本土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涉及健康、气候变化、能源、粮食安全、农业、供应链及国家安全等几个范畴,以确保美国技术的领先地位和竞争力。而且,该命令没有披露资金投入、来源和分配方式等。
这两日多家券商都就此事发表分析报告,大部分都指出,这项行政命令对中国医疗行业的影响,远逊上月通过的芯片法案。而该文件也不过是拜登单独签署的行政命令,没有如芯片法案般明文针对中国。(芯片法案是美国向本土的半导体公司提供补贴,以吸引他们在美国生产,但条件是不能增加在中国的投资,令到很多大型芯片商陷于两难。)
如果说对中国有明显威胁,可能就是要求监管机构须于180日内识别出对美国生物经济圈的威胁,并提出政策建议。事实上,白宫已多次签署命令,支持本土生物科技和药物的产业链,今次也不过是其中一项而已。
另外,大摩的报告也指出,生物工厂的建设周期长,加上药品外包生产服务的产能过剩风险有限,而且,命令不太可能直接限制美国生物制药公司使用中国受托的研究机构。
行政命令不会针对“代工”?
大摩这个观点颇堪玩味,我在上文所指,药明是生物制药的“相关股”,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药明不是药厂,而是药物研发的“代工”。当然,这不是普通的代工,而是技术含量极高的“超级代工”。理论上,这项行政命令应该只针对药厂,并不能限制美国药厂使用哪些技术研发机构。但同样地,如果美国野蛮起来,又似乎没有什么事不可能发生。
综合来说,这项行政命令,中短期来说,对药明应该没有太大影响(甚至完全没有影响?),但由于全球主要大药厂都是美国公司,药明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以抵销这类无谓的抵制,中短期来说也是不大可能的。
但既然中短期来说,它的业务也不太受影响,我就不想太多了。现阶段药明仍然是高增长股,上半年收入增长六成四,经调整税后盈利也增长六成。按照不同方式计算的手头订单或潜在收入也有约三成增长,即是可以保证未来3年的收入和盈利。
以现价计,虽然今年的预期市盈率仍达40倍左右,但如果计及未来3年的增长,其实已经十分吸引。而我在感性上实在不忿美国这些咄咄逼人的手段,因此,我会在50元附近低吸药明,作中长线投资,以撑药明。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