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烂尾楼如果能复工,那业主就结结实实成了击鼓传花的最后接盘者,还不如舍去了首付好好生活
真占便宜了??也许福兮祸所依,却陷入了更大的麻烦中。 上个月我就这儿跟过一个贴,认为房地产对中国来说,本来是个疑难杂症,如果2013年就下死手治疗,也许就扛过去了。因为那时还没有冒衣战,没有疫情,没有乌战,以中国的经济体量,挨下这当一棒,可能又能活过来。 但偏偏不舍得土地财政(年近八万亿),又使得房价在16、17年又翻一番,彻底掏空、透支普通百姓剩余财力,没想到接着冒衣战、疫情、战争接踵而至,别的不说,房地产已经是绝症,诺奖级经济学家来了也白搭 上个月的贴子大家都不在意,也许这么些年了,觉得中国经济始终能够冲破一切困难,佛挡杀佛,鬼档杀鬼,呵呵 但就房产这一点,其影响太深远,牵涉到每个国人,其后果不敢想象。 相对来说,断贷真不算个事
老百姓一哭二闹三上吊,又占便宜了
半新二手房造价一万四,新盘比二手更便宜才能出货
就是说新房市场已跌两成以上
限跌令5%,跌个几年首付跌没了 香港最大开发商新鸿基今天屯门新盘开价每尺一万二市场最近震撼市场,上两月附近自己开盘一万五条件更差卖不掉
再过一半年吧,他们可能就愿意了
不要首付恐怕银行不答应。而且首付对具体购房者都不一样,有30,40,50,60,,的。她们不一定愿意舍得
烂尾楼如果能复工,那业主就结结实实成了击鼓传花的最后接盘者,还不如舍去了首付好好生活
真占便宜了??也许福兮祸所依,却陷入了更大的麻烦中。 上个月我就这儿跟过一个贴,认为房地产对中国来说,本来是个疑难杂症,如果2013年就下死手治疗,也许就扛过去了。因为那时还没有冒衣战,没有疫情,没有乌战,以中国的经济体量,挨下这当一棒,可能又能活过来。 但偏偏不舍得土地财政(年近八万亿),又使得房价在16、17年又翻一番,彻底掏空、透支普通百姓剩余财力,没想到接着冒衣战、疫情、战争接踵而至,别的不说,房地产已经是绝症,诺奖级经济学家来了也白搭 上个月的贴子大家都不在意,也许这么些年了,觉得中国经济始终能够冲破一切困难,佛挡杀佛,鬼档杀鬼,呵呵 但就房产这一点,其影响太深远,牵涉到每个国人,其后果不敢想象。 相对来说,断贷真不算个事
老百姓一哭二闹三上吊,又占便宜了
你还是没有估计到事情的严重性。 对港人来说,房产曾经跌过70%,大家也不觉得有啥,二百万身家的中产立即把交给银行,自己去租房住。但对大陆人来说,怎么可能呢?群体性事件立即就会漫延到全国,后果不堪设想 即使扛住房价不让跌,那房产业会成死棋一盘,最后连万科这样的稳健公司都会倒掉,迟早拖跨银行,金融风险就不远了
限跌令5%,跌个几年首付跌没了 香港最大开发商新鸿基今天屯门新盘开价每尺一万二市场最近震撼市场,上两月附近自己开盘一万五条件更差卖不掉
再过一半年吧,他们可能就愿意了
不要首付恐怕银行不答应。而且首付对具体购房者都不一样,有30,40,50,60,,的。她们不一定愿意舍得
烂尾楼如果能复工,那业主就结结实实成了击鼓传花的最后接盘者,还不如舍去了首付好好生活
真占便宜了??也许福兮祸所依,却陷入了更大的麻烦中。 上个月我就这儿跟过一个贴,认为房地产对中国来说,本来是个疑难杂症,如果2013年就下死手治疗,也许就扛过去了。因为那时还没有冒衣战,没有疫情,没有乌战,以中国的经济体量,挨下这当一棒,可能又能活过来。 但偏偏不舍得土地财政(年近八万亿),又使得房价在16、17年又翻一番,彻底掏空、透支普通百姓剩余财力,没想到接着冒衣战、疫情、战争接踵而至,别的不说,房地产已经是绝症,诺奖级经济学家来了也白搭 上个月的贴子大家都不在意,也许这么些年了,觉得中国经济始终能够冲破一切困难,佛挡杀佛,鬼档杀鬼,呵呵 但就房产这一点,其影响太深远,牵涉到每个国人,其后果不敢想象。 相对来说,断贷真不算个事
老百姓一哭二闹三上吊,又占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