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健康人生健康解“迷”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卡斯尔曼氏症│死亡率较癌症高!罕见淋巴细胞增生病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3-03-03 12:36:50

   淋巴具抵御细菌感染功能,惟淋巴细胞一旦增生,可促成“特发性多发性卡斯尔曼氏症”(iMCD)。有血液及血液肿瘤科专科医生指iMCD为罕见病之一,估计由细胞因子IL-6过度增生所致,由于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误诊率较高,5年死亡率亦较其他常见癌症高。


血液及血液肿瘤科专科医生廖崇瑜(左)指,卡斯尔曼氏症患者患癌风险较高。图右为香港罕见疾病联盟会长曾建平。


   血液及血液肿瘤科专科医生廖崇瑜解释,人体布满淋巴管及淋巴腺,让淋巴细胞循环至各个器官和组织,以发挥抵抗细菌感染的功能,而“卡斯尔曼氏症”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增生”,属罕见的淋巴细胞增生疾病,发病成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主要由细胞因子IL-6过度增生所致,部分个案与艾滋病病毒(HIV)及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有密切关系。


   他续指,“卡斯尔曼氏症”可细分为2类,包括单元卡斯尔曼氏症(UCD)、以及多发性卡斯尔曼氏症(MCD),UCD患者一般较年轻,会出现局部淋巴结胀大,但一般无其他病征;MCD患者则年纪较大,全身多处淋巴结受影响,可伴随发热、盗汗等,且可基于HHV-8及HIV的感染状态,再细分为HHV-8相关性MCD及特发性MCD(iMCD)。



征状易混淆其他疾病 诊断难


   廖说,iMCD是一种严重慢性病,据估计,美国每年约540至960宗新病例,若按此推算,中国香港每年新增约10宗病例,但其常见临床症状如发烧、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等,与部分自身免疫病及癌症所引起的症状重迭,增诊断困难;在缺乏适当治疗下,iMCD可引致器官衰竭及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


   他引述研究称MCD的5年死亡率为35%,较乳腺癌及前列腺癌高,iMCD的患者患癌风险更增3倍,在标靶药面世前,约35%的iMCD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60%在10年内死亡。幸近年有研究发现,IL-6抗体治疗可有效持续治疗长达至少6年,60名iMCD患者中,7成人接受相关治疗持续控制病情至少6年。


持续抗体治疗 有效控制病情


   何小姐在2020年中起持续出现发烧症状,约1周发烧2次,精神状态欠佳,影响工作表现且要常请病假,其后体重下降。直至前年8月,其病情再度恶化,炎症指数、血色素、肝酵素等指标偏高,进行抽骨髓检查后更发现淋巴细胞有增生迹象,确诊患上iMCD。她初时一直接受支持性治疗,但因仍不断发烧,去年尾起接受IL-6抗体治疗,每3周1次,至今没再出现发烧症状,重拾生活节奏及质素。


   但廖崇瑜提醒,治疗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风险,患者宜与医生讨论,再按个人身体状况、病情、承担能力等,选择最合适治疗方案。



   转载自晴报www.skypost.com.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健康解“迷”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