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每日专题
投资智慧

8只生科股在恒综指,却未能纳入港股通范围

邓声兴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主席、意博资本亚洲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2020-09-02 09:57:34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恒指公司宣布,诺诚健华(09969)、沛嘉医疗(09996)、启明医疗(02500)、康宁杰瑞(09966)、康方生物(09926)、百济神州(06160)、康希诺生物(06185)及信达生物(01801)等八只生物科技相关股,未能按原来计划加入“港股通”相关指数,因为未能确定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是否符合加入“互联互通”资格,所以即使股份已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但不会按照8月14日公布的指数检讨结果,在9月7日被纳入一系列“港股通”相关指数。实际上,恒生综指中平均市值高于50亿港元的普通股票可以被纳入港股通。

  目前港股通调整规则包括大多数恒生综合大型指数成分股、中型指数成分股及小型股指数成分股;且成分股定期调整考察截止日前12个月港股平均流通市值不低于50亿港元;上市时间不足十二个月的按实际上市时间计算市值。市场对此感到意外,这类型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通参考指数中,但未能纳入港股通股票范围。
 
  事实上,生物科技行业生命周期长,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可能长达10年,新药研发所需资金可能高达10亿美元。以新冠肺炎疫苗为例,各国愿意投放大量资金亦是加速疫苗研发的原因之一,如美国政府便与Novavax、辉瑞、BioNTech等公司,签订合共35亿美元(约275亿港元)合约,订购2亿剂疫苗。美国动用十亿美元与美国强生合作研发,又同步建设年产量达十亿剂的厂房。故此,对于这类型着重创新与研发的生物科技制药股,研发成本相当高。至于估值方面,这类型生物制药股公司最为看重是研发能力及在研药物储备(Pipeline),盈利表现反而是其次。因生物科技(B类)企业尚未盈利,产品处于研发状态,难预测未来商业价值。生物科技和创新疗法是未来重要趋势,无论是前景或是增长空间,明显高于传统制药企业。故当局在考虑生物科技制药股在纳入港股通时,并不能以传统医药股的准则而一概而论。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士及笔者未持有上述股份)

分享:
返回投资智慧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